清平樂(宋·黃庭堅)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清平樂(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評注
《婉約詞》:
①問取:問。
②因風:趁著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之妙。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②因風:趁著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之妙。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在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
薔薇花開 ,說明夏已來臨 。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 。最后 ,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在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在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
薔薇花開 ,說明夏已來臨 。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 。最后 ,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在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清平樂 其三(宋·黃庭堅)
休推小戶。
看即風光暮。
萸粉菊英浮碗醑。
報答風光有處。
幾回笑口能開。
少年不肯重來。
借問牛山戲馬,今為誰姓池臺。
看即風光暮。
萸粉菊英浮碗醑。
報答風光有處。
幾回笑口能開。
少年不肯重來。
借問牛山戲馬,今為誰姓池臺。
清平樂 其四(宋·黃庭堅)
舞鬟娟好。
白發黃花帽。
醉任旁觀嘲潦倒。
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
纏頭一斛明珠。
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白發黃花帽。
醉任旁觀嘲潦倒。
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
纏頭一斛明珠。
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韓協律(唐·朱慶馀)
- 贈韓印曹歸會稽(元·乃賢)
- 贈韓友中(明·貝瓊)
- 贈韓孟郁(明·李孫宸)
- 贈韓定辭(唐·馬彧)
- 贈韓少室山人(清·陳廷敬)
- 贈韓山人(唐·盧綸)
- 贈韓德真詩四章(魏晉·曹攄)
- 贈韓思彥(唐·賀遂亮)
- 贈韓慕廬閣學(清·吳苑)
- 贈韓執中赴京師(元末明初·王祎)
- 贈韓拙堂(宋·袁甫)
- 贈韓敏道先生赴召(明·方孝孺)
- 贈韓時齋(宋·吳惟信)
- 贈韓術士(宋·項安世)
- 贈韓靈庵表弟(明·楊慎)
- 贈韓珍(明·沈周)
- 贈韓瓊山(明·釋函是)
- 贈韓翃(唐·牟融)
- 贈韓芬男(明·蘇景熙)
- 贈韓襄客(唐·孟浩然)
- 贈韓貫道給事中(明·張弼)
- 贈韓進之先生(明·李轅)
- 贈韓迥(宋·李師中)
- 贈韓退之(唐·張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