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漁家傲引/漁家傲(宋·洪適)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漁家傲引/漁家傲(宋·洪適)  
序:伏以黃童白叟,皆是煙波之釣徒;青笠綠蓑,不識衣冠之盛事。長浮家而醉月,更輟棹以吟風。樂哉生涯,翻在樂府。相煩女伴,漁父分行。
正月東風初解凍。
漁人撒網波紋動。
不識雕梁并綺棟。
扁舟重。
眠鷗浴雁相迎送。
溪北畫橋彎螮蝀。
溪南古岸添青葑。
長把魚錢尋酒甕。
春一夢。
起來拈笛成三弄。
   其二(宋·洪適)
二月垂楊花糝地。
荻芽迸綠春無際。
細雨斜風渾不避。
青笠底。
三三兩兩鳴桹起。
新婦磯邊云接袂。
女兒浦口山堆髻。
一擁河豚千百尾。
搖食指。
城中虛卻魚蝦市。
   其三(宋·洪適)
三月愁霖多急雨。
桃江綠浪迷洲渚。
西塞山邊飛白鷺。
煙橫素。
一聲欸乃山深處。
紅雨繽紛因水去。
行行尋得神仙侶。
樓閣五云心不住。
分鳳侶。
重來翻恨花相誤。
   其四(宋·洪適)
四月圓荷錢學鑄。
鱗鱗波暖鴛鴦語。
無數燕雛來又去。
魚未取。
釣絲直上蜻蜓聚。
風弄碧漪搖島嶼。
奇云蘸影千峰舞。
騎馬官人江上駐。
天且暮。
借舟送過滄波渡。
   其五(宋·洪適)
五月河中菱荇遍。
絲綸欲下相縈絆。
卻掉船來芳草岸。
呼侶伴。
蓑衣不把金章換。
碧落云高星爛爛。
波心舉網星光亂。
躍出鯉魚長尺半。
回首看。
孤燈一點風吹散。
   其六(宋·洪適)
六月長江無暑氣。
怒濤漱壑侵沙觜。
飐飐輕舟隨浪起。
何不畏。
從來慣作風波計。
別溆藕花舒錦綺。
采蓮三五誰家子。
問我買魚相調戲。
飄芰制。
笑聲咭咭花香里。
   其七(宋·洪適)
七月凜秋飛葉響。
長吟杳杳澄江上。
禿尾槎頭添一網。
絲自紡。
新炊菰飯更相餉。
渡口青煙藏疊嶂。
岸旁紅蓼翻輕浪。
鸂鶒沈浮雙漾漾。
聞鳴槳。
高飛拍拍穿林莽。
   其八(宋·洪適)
八月紫莼浮綠水。
細鱗巨口鱸魚美。
畫舫問漁篙暫艤。
欣然喜。
金齏頃刻嘗珍味。
涌霧驅云天似洗。
靜看星斗迎蟾桂。
枕棹眠蓑清不睡。
無名利。
誰人分得逍遙意。
   其九(宋·洪適)
九月蘆香霜旦旦。
丹楓落盡吳江岸。
長瀨黃昏張蟹斷。
燈火亂。
圓沙驚起行行雁。
半夜系船橋北岸。
三杯睡著無人喚。
睡覺只疑橋不見。
風已變。
纜繩吹斷船頭轉。
   其一(宋·洪適)
十月橘洲長鼓枻。
瀟湘一片塵纓洗。
斬得釣竿斑染淚。
中夜里。
時聞鼓瑟湘妃至。
白發垂綸孫又子。
得錢沽酒長長醉。
小艇短篷真活計。
家云水。
更無王役并田稅。
   其一十一(宋·洪適)
子月水寒風又烈。
巨魚漏網成虛設。
圉圉從它歸丙穴。
謀自拙。
空歸不管旁人說。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獨釣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結。
長歡悅。
不知人世多離別。
評注
《漁家成傲引》是宋代歌舞曲之一,是一種專詠體,以多首合詠一事,即王國維所說的「合數曲而成一曲」(《 唐宋大曲考》)。洪適的《漁家傲引》,共有詞十二首 。詞前有駢文「 致語」,詞后有「破子」、「 遣隊」。十二首詞分詠漁家一年十二個月的生活情景 ,從「 正月東風初解凍」起,至「臘月行舟冰鑿罅」止,詞體與《漁家傲》無異。
首句「子月水寒風又烈」,是在描寫「子月」(即農歷十一月)的特定環境下,漁家的生活狀況與思想情趣。詞的上片,寫漁人頂烈風,涉寒水,捕魚落空。
「水寒風又烈」,是「子月」的氣候特征 。但這里并非泛寫氣侯,而是下文諸多內容的張本,漁人的勞動、生活、思想,皆與這種特定氣侯相關聯。盡管水寒風烈 ,漁人仍須下水捕魚,可嘆的是「巨魚漏網」,圉圉而去,漁家生活,便無著落,連暫時緩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為「虛設」了 。「圉圉」一句,寫巨魚的逃跑,形象逼真。「圉圉」,困而未舒貌,語出《孟子·萬章上》 :「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 ,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丙穴」,本來是地名,在今陜西略陽縣東南,其地有魚穴。左思《蜀都賦》有「嘉魚出于丙穴」句。這里是借指巨魚所生活的深淵 ,活用典故,如同己出。「從」,「任從」的意思,任從那巨魚搖頭擺尾地回到深淵。一個「從」字,把漁人的那種無可奈何的悵惘之情表現淋漓盡致。上片結句進一步寫漁人的心理活動 :「謀自拙」是對「巨魚漏網」的反省,自認謀拙、晦氣,至于別人怎樣說,那就由他去吧!漁人畢竟是曠達的。
在一片中,作者對漁人所流露的感情,是同情和憐憫的。詞的下片,變換了筆調,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描寫漁人的生活 。「昨夜」、「今宵」兩句,是全詞僅有的一組對句,描繪了漁人少有的閑適生活圖景。「醉眠」、「獨釣」是寫漁人自己的有代表性的生活內容以少見多 ,以少總多;「昨夜」、「今宵」和「西浦月」、「 南溪雪」,是通過時間與場景的迅速變換來表現漁人生活的曠放無拘 。「妻子一船衣百結」則轉寫漁人全家的經濟生活狀況。此句字字用力,既有其具體性,又有其概括力,「 衣百結」三字尤其著力,漁家的窘迫困頓,種種艱辛,都濃縮在這三字之中。如此一家,偎依在「子月」的寒水烈風之中,不言而喻,在這種形象畫面里,凝聚著作者的同情。這也是當時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具有一定的社會代表性。結句則再轉一筆,寫漁人家庭生活中「貧也樂」的精神,雖窮困但團聚,自有其天倫之樂,而沒有、也不知有人世間的那種離別之苦 。「不知」一句,脫鞲而出,由對漁人一家生活的描寫,猛宕一筆,轉向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揭示,且藏辭鋒于婉轉之中:明明是慨嘆「人世多離別」,卻又加「不知」二字,其實這里漁人的「不知」,正是作者所「深知」,唯其深知,才能這樣由此及彼,不失時機,予以指斥 ,慨乎言之。這種結尾,如豹尾回顧,相當有力。
這首詞最突出的特點是作者把漁人寫成了勞動者,寫成了真漁人。以前此類詞中出現的漁人形象,主要是雜有政治色彩的隱士 ,他們或是「蓑笠不收船不系」的懶散,或是「 一壺清酒一竿風」(均見《敦煌曲子詞 》)的安逸,或是坐在釣船而「夢疑身在三山島」(周紫芝《漁家傲》)的幻想。他們「不是從前為釣者」,而是政治失意之后才「卷卻詩書上釣船」(均見《 敦煌曲子詞 》)別尋出路的,總之是「輕爵祿,慕玄虛 ,莫道漁人只為魚」(五代李珣《漁父》)。洪適這首詞筆下的漁人卻是「為魚」的,他靠撒網為生,不同于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的隱士。他也有「醉眠」的時候,但那酒,是「長把魚餞尋酒甕」(見「正月」首),是自己勞動換來的。在這首詞中 ,「西浦月」、「南溪雪」兩句,點綴意境是很美的,再加上「醉眠」與「 獨釣」,似乎漁人也有點兒隱士風度了,但是詞的下句便是「 妻子一船衣百結」,直寫其全家經濟生活的艱辛,這是最能表現漁人處境的一筆,也正是以前詞人筆下的「漁人 」形象所獨缺的 。至于「西浦月」、「南溪雪 」,那是大自然的美,是造物主賦予全人類的,而漁人在烈風寒水中能夠享受的,還不就只有這么一點點兒嗎?
   其一十二(宋·洪適)
臘月行舟冰鑿罅。
潛鱗透暖偏堪射。
歲歲年年篷作舍。
三冬夜。
牛衣自暖何須借。
滕六晚來方命駕。
千山絕影飛禽怕。
江上雪如花片下。
宜入畫。
一蓑披著歸來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