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漁家傲(宋·黃庭堅)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漁家傲(宋·黃庭堅)  
序:江寧江口阻風,戲效寶寧勇禪師作古漁家傲。王環中云:廬山中人頗欲得之。試思索,始記四篇
萬水千山來此土。
本提心印傳梁武。
對朕者誰渾不顧。
成死語。
江頭暗折長蘆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
一花五葉親分付。
只履提歸蔥嶺去。
君知否。
分明忘卻來時路。
   其二(宋·黃庭堅)
三十年來無孔竅。
幾回得眼還迷照。
一見桃花參學了。
呈法要。
無弦琴上單于調。
摘葉尋枝虛半老。
拈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曉。
非玄妙。
靈云合破桃花笑。
評注
這首《漁家傲》援禪家語入詩詞,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繹的是南岳臨濟宗福州靈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講靈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幾番出入于迷悟之間。最后一見桃花,終于參悟。「無孔竅」,典出《莊子》,亦即「鯈忽鑿竅 」之寓言。據《淮南子》:「夫孔竅者,精神之戶牖也 。」此用來比喻靈云三十年來的不徹不悟。「得眼迷照」,是說靈云幾次將悟還迷。佛家有「五眼」之說,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見世間虛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實相。因此,此處的「眼」,當指慧眼或法眼。「參學了」的「了」,作「完成」講。
下面兩句講靈云參悟的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無弦琴」,用陶淵明故事。「(淵明)不解音律 ,而蓄無弦琴一張 ,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蕭統《陶靖節傳》)。黃庭堅以此作比,意在闡釋至法無法的禪理。
詞的下片,由靈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說靈云為求「悟」的境界,歷經曲折,虛度了半輩子。我們應以此為鑒,趁著年少及早悟道 。豈但見花能悟道,天地萬物,流水行云無不蘊藏著道機禪理,因此,參禪學佛實非高不可攀之事,靈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該見笑于桃花了。這里所著重闡揚的,仍是「頓悟」之說。在黃庭堅看來。靈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為在他身上,頓悟之中尚有「漸」的痕跡。詩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縱橫自在,純任本然的意境。
   其三(宋·黃庭堅)
憶昔藥山生一虎。
華亭船上尋人渡。
散卻夾山拈坐具。
呈見處。
繁驢橛上合頭語。
千戶垂絲君看取。
離鉤三寸無生路。
驀口一橈親子父,猶回顧。
瞎驢喪我兒孫去。
   其四(宋·黃庭堅)
百丈峰頭開古鏡。
馬駒踏殺重蘇醒。
接得古靈心眼凈。
光炯炯。
歸來藏在袈裟影。
好個佛堂佛不圣。
祖師沈醉猶看鏡。
卻與斬新提祖令。
方猛省。
無聲三昧天皇餅。
   其五(宋·黃庭堅)
序:余嘗戲作詩云:「大葫蘆挈小葫蘆。惱亂檀那得便沽。每到夜深人靜后,小葫蘆入大葫蘆。」又云:「大葫蘆干枯,小葫蘆行沽。一住金仙宅,一住黃公壚。有此通大道。無此令人老。不問惡與好,兩葫蘆俱倒。」或請以此意倚聲律作詞,使人歌之,為作漁家傲
踏破草鞋參到了。
等閑拾得衣中寶。
遇酒逢花須一笑。
長年少。
俗人不用瞋貧道。
何處青旗夸酒好。
醉鄉路上多芳草。
提著葫蘆行未到。
風落帽。
葫蘆卻纏葫蘆倒。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