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漁父歌(唐·張志和)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漁父歌(唐·張志和)  
題注:《西吳記》云:「湖州磁湖鎮道士磯,即志和所謂西塞山前也。志和有《漁父詞》,刺史顏真卿,與陸鴻漸、徐士衡、李成矩倡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
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其二(唐·張志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評注
葉夢得《巖下放言》卷上
此玄真子張志和《漁父詞》也。顏魯公為湖州刺史時,志和客于魯公,多在平望震澤間。今東震澤村有泊宅村,野人猶指為志和嘗所居。后人因取其「愿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語以為名。此兩間湖水平闊,望之渺然澄澈空曠,四旁無甚山,遇景物明霽,見風帆往來如飛鳥,天水上下一色。余每過之,輒為徘徊不忍去。常意西塞,在其近處,求之久不得。后觀張蕓叟《南行錄》,始知在池州磁湖縣界孫策破黃射處也。蘇子瞻極愛此詞,患聲不可歌,乃稍損益,寄《浣溪紗》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黃魯直聞而繼作。江湖間謂山連亙入水為磯,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魯直好奇,偶以名對而未有所付。適作此詞,乃云:「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子瞻聞而戲曰:「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人皆傳以為笑。前輩風流略盡,念之慨然。小樓谷隱,要不可無方外之士時相周旋。余非魯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與游也。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九
張志和歌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按《武昌記》曰:西陵縣,對黃公九磯,謂之西塞。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徐師川云:張志和《漁父詞》云(詞略)。顧況《漁父詞》:「新婦磯邊月明。女兒浦口潮平,沙頭鷺宿魚驚。」東坡云:「玄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數語以《浣溪沙》歌之云:「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山谷見之,擊節稱賞。且云:「惜乎‘散花’與‘桃花’字重疊。又漁舟少有使帆者。」乃取張、顧二詞合為《浣溪沙》云:「新婦磯邊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東坡云:「魯直此詞,清新婉麗。問其最得意處,以山光水色替卻玉肌花貌,真得漁父家風也。然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乎。」山谷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漁父詞》,以《鷓鴣天》歌之,甚協律,恨語少聲多耳。」因以憲宗畫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齡勸歸之意,足前后數句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而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東坡笑曰:「魯直乃欲平地起風波邪?」師川乃作《浣溪沙》、《鷓鴣天》各二闋,蓋因坡、谷異同而作。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波才動萬波隨。黃帽豈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其二云:「新婦磯邊秋月明。女兒浦口晚潮平。沙頭鷺宿戲魚驚。青箬笠前明此事,綠蓑衣里度平生。斜風細雨小船輕。」其三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若覓玄真子,恒在長江理釣絲。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其四云:「七澤三湘碧草連。洞庭江漢水如天,朝廷若覓玄真子,不在江邊即酒邊。明月棹,夕陽船。鱸魚恰似鏡中懸。絲綸釣餌都收卻,八字山前聽雨眠。」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
古今詩人,以詩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聯,或只一篇,雖其余別有好詩,不專在此,然傳播于后世,膾炙于人口者,終不出此矣,豈在多哉?如「池塘生春草」,則謝康樂也;「澄江靜如練」,則謝宣城也;……「西塞山前白鷺飛(略)」,此玄真子也。
樓鑰《攻愧集》卷七十八《跋李晉明所藏東坡書漁父詞》
玄真子生為魯公客,后又為坡、谷所稱,至隱括其詩篇,大書之,其與屈靈均答問于江濱者何異耶?
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九
有兩西塞,一在霅川,一在武昌。案《唐書?張志和傳》謂真卿為湖州刺史,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愿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又志和詞中有「霅溪灣里釣魚翁」之句。明此,知志和之「西塞」正在霅川。而在武昌乃曹武成王用師之城。洪內翰作《西塞漁社圖》,亦嘗辨此。而《漫錄》(吳曾《能改齋漫錄》)乃謂志和「西塞」在武昌,所見亦誤矣。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玄真子漁歌碑傳集錄》一卷
玄真子《漁歌》,世止傳頌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已。嘗得其一時倡和諸賢之辭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賦,通為若干章。因以顏魯公《碑述》、《唐書》本傳以至近世用其詞入樂府者,集為一編,以備吳興故事。
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
蘇、黃各因玄真子《漁父詞》增為長短句,而徑相譏評。山谷又取船子和尚詩為《訴衷情》,而《冷齋》亦載之。予謂此皆為蛇畫足耳,不作可也。又:山谷詞云:「新婦磯邊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自謂以山色水光替卻玉肌花貌,真得漁父家風,東坡謂其「太瀾浪」,可謂善謔。蓋漁父身上,自不宜及此事也。
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
唐仙家能詩者,許宣平「隱居三十載」,及「負薪朝出郭」一絕,是初唐語;張志和「八月九月蘆花飛」,又「西塞山」一絕,是中唐語。
許昂霄《詞綜偶評》
涪翁稱其「有遠韻」,信然。
黃蘇《蓼園詞選》
數句只寫漁家之自樂其樂,無風波之患,對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隱躍言外,蘊含不露,筆墨入化,超然塵埃之外。
劉熙載《藝概》卷四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黃山谷嘗以其詞增為《浣溪沙》,且誦之有矜色焉。
陳廷焯《云韶集》卷五
張子同《碧虛篇》有云:「無玄而玄,是謂真玄,無真而真,是謂玄真」,故自稱「玄真子」。所制《漁歌子》詞,凡五闋,「西塞山前」一闋,世尤稱之。其時子同弟松齡及南卓、柳宗元、顏真卿、陸鴻漸、徐士衡、陸成矩并有和章。
張德瀛《詞徵》卷一
詞有與風詩意義相近者,自唐迄宋,前人巨制,多寓微旨。如李太白「漢家陵闕」,《兔爰》傷時也。張子同「西塞山前」,《考槃》樂志也。王仲初「昭陽路斷」,《小星》安命也。溫飛卿「小山重疊」,《柏舟》寄意也。李后主「花明月暗」,《行露》思也。韋端己「紅樓別夜」,《匪風》怨也。張子澄「浣花溪上」,《綢繆》之締好也。馮正中「庭院深深」,《萇楚》之憫亂也。
吳瑞榮《唐詩箋要》后集卷八附詞
作者浮家泛宅,品格最高,宜其吐屬瀟灑乃爾。黃山谷增「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于「青箬」句上,語氣不倫,徒為蛇足。
吳梅《詞學通論》第六章
此詞為七絕之變,第三句作六字折腰句。……唐人歌曲皆五七言,此《漁歌子》既與七絕異。或就絕句變化歌之耳。
夏承燾《翟髯論詞絕句?張志和》
羊裘老子不能詩,苕霅風謠和竹枝。誰唱簫韶橫海去,扶桑千載一竿絲。
夏承燾《唐宋詞欣賞?中唐時代的文人詞》
這首詞里所寫的感情與勞動人民的感情原有距離,實際上是描寫士大夫愛自然、愛閑適、愛自由的心情。它雖然美化了漁夫生活,也是對仕途不滿的一種表示。又:這首詞主要是描寫人的心境,頭兩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來烘托。他描繪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鷺飛翔的、色彩鮮明的畫,在桃花流水中,又游著肥肥的鱖魚,這是多么優美的境界。這樣用景物襯托人物心情,比直接點明主題好得多。這可見它的藝術手法。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
[1]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2]鱖(音貴)魚:俗稱「花魚」、「桂魚」。
[3]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
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臺、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镢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這首詞雖色彩鮮明,初看也只是一幅風景畫而已,為什么千古傳誦,回味無窮?原來在這青山綠水中,還有一位超脫名利的漁父在,他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樂其樂,無復風波之患。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塵世的風波中顛顛簸簸,或者經歷過狂風暴雨,或者受不了凄風苦雨,很少有時間領略人生的樂趣,忽然面對著這不須害怕不須愁的斜風細雨,能不別有一番感慨?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