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陽(先秦·詩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渭陽(先秦·詩經)
《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麗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大子,贈送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何以贈之,路車乘黃。(一章)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二章)
何以贈之,路車乘黃。(一章)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二章)
評注
《毛詩注疏》:
《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麗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大子,贈送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渭陽,音謂,水名。水北曰陽。麗,本又作「驪」,同力馳反。難,乃旦反。大音泰。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洞仙歌 丹陽道中寄內,用東坡改蜀主詞韻(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 洞仙歌 為商承祚教授題龍泉寺撿書圖。圖為(近現代·王季思)
- 洞仙歌 為張圣雌明經銘匏瓜硯。時君將北歸(清末民國初·朱祖謀)
- 洞仙歌 為蕙愔寫菊,并題(清末民國初·何振岱)
- 洞仙歌 為鶼龕題柳岸曉風圖。即和其自題韻(清末近現代初·郭則沄)
- 洞仙歌 九日(元·王丹桂)
- 洞仙歌 二月廿九日江岳生納寵招飲,戲拈(清末民國初·潘榕)
- 洞仙歌二章 蟄堪兄命題《半夢廬填詞圖》(當代·劉夢芙)
- 洞仙歌二首(清·項鴻祚)
- 洞仙歌五首(清·蔣敦復)
- 洞仙歌 代壽張辰川(宋·張輯)
- 洞仙歌 代壽李尉儒人(宋·翁溪園)
- 洞仙歌令/洞仙歌(宋·康與之)
- 洞仙歌令/洞仙歌(宋·歐陽修)
- 洞仙歌令/洞仙歌(宋·歐陽修)
- 洞仙歌 傷亂(明·王世貞)
- 洞仙歌 余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宋·蘇軾)
-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聲,而次女繡孫頗好之,(清·俞樾)
- 洞仙歌 倚吳蘋香女士調并用原韻(清·秦霞)
- 洞仙歌 偶見豐臺花譜中有山陰王眉子詞三首(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 洞仙歌 八月十七日壽耕參夫人,時命羽士設(宋末元初·陳深)
- 洞仙歌 六十自況兼壽晦窗,用登成韻(當代·王蟄堪)
- 洞仙歌 其一 為葉丞相作(宋·辛棄疾)
- 洞仙歌 其一 為葉夢錫總領壽(宋·丘崇)
- 洞仙歌 其一 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宋·葛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