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一十九首(宋·郭祥正)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游仙一十九首(宋·郭祥正)
漠漠出寒霧,悠悠趨太清。
珠樓被重綃,靈花紛素馨。
青衣捧綠章,磨丹書姓名。
為我橫玉笛,一奏雌龍聲。
珠樓被重綃,靈花紛素馨。
青衣捧綠章,磨丹書姓名。
為我橫玉笛,一奏雌龍聲。
其二(宋·郭祥正)
押庚韻
押庚韻
非塵復非煙,氳氳散紫清。
乃知泠風御,翛翛恣游行。
忽逢黃金闕,云是玉帝京。
逍遙侍御者,不假精銳兵。
乃知泠風御,翛翛恣游行。
忽逢黃金闕,云是玉帝京。
逍遙侍御者,不假精銳兵。
其三(宋·郭祥正)
押祃韻
押祃韻
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
真陽涵素光,無晝亦無夜。
神體當自保,不與物俱化。
運齡從此長,塵緣頓消謝。
真陽涵素光,無晝亦無夜。
神體當自保,不與物俱化。
運齡從此長,塵緣頓消謝。
其四(宋·郭祥正)
押遇韻
押遇韻
至道不由學,頹齡安可住。
宿命無纖罹,重玄乃遐悟。
鮮明女蘿裙,致我火浣布。
稽首存至誠,欣會如所度。
宿命無纖罹,重玄乃遐悟。
鮮明女蘿裙,致我火浣布。
稽首存至誠,欣會如所度。
其五(宋·郭祥正)
押先韻
押先韻
至音非樂音,玲瓏聞自然。
殊絕洞房景,亦超郁羅天。
靈嬪下鶴馭,問我來何緣。
卻驚與世隔,一別三千年。
殊絕洞房景,亦超郁羅天。
靈嬪下鶴馭,問我來何緣。
卻驚與世隔,一別三千年。
其六(宋·郭祥正)
押陽韻
押陽韻
澡心華池液,薰手玉樓香。
一披寶神經,眾真共來翔。
七言詠良遇,至音迭瑯瑯。
珍重衛夫人,行草記瑤章。
一披寶神經,眾真共來翔。
七言詠良遇,至音迭瑯瑯。
珍重衛夫人,行草記瑤章。
其七(宋·郭祥正)
押遇韻
押遇韻
太微無烈風,紫臺多靈露。
逍遙三五客,披衣縱高步。
回首笑復歌,游此今幾度。
卻嗟寰中人,枉為死所誤。
逍遙三五客,披衣縱高步。
回首笑復歌,游此今幾度。
卻嗟寰中人,枉為死所誤。
其八(宋·郭祥正)
押陽韻
押陽韻
仙家無四時,瑤草常芬芳。
五岳倏來爾,玉鞭驅鳳凰。
得道迭相度,不聞嫉賢良。
所以心無邪,人人自年長。
五岳倏來爾,玉鞭驅鳳凰。
得道迭相度,不聞嫉賢良。
所以心無邪,人人自年長。
其九(宋·郭祥正)
妙景素無雜,玉界涵虛明。
妙聲清不淫,洞歌奏金鈴。
真遇非遐想,忘心乃全生。
噫哉百年內,得失安足營。
妙聲清不淫,洞歌奏金鈴。
真遇非遐想,忘心乃全生。
噫哉百年內,得失安足營。
其十(宋·郭祥正)
峨峨金精①巾,飄飄清霞裙。
手持紫毛節,身乘三素云。
駕言欲何適,上朝玉宸君。
隱書謝所賜,洞明道之根。
手持紫毛節,身乘三素云。
駕言欲何適,上朝玉宸君。
隱書謝所賜,洞明道之根。
其一十一(宋·郭祥正)
翛然乘一氣,來往游太空。
閒歌內景章,遂登蕊珠宮。
華英不知名,激齒甘液濃。
此樂無憂釁,固非侯與公。
閒歌內景章,遂登蕊珠宮。
華英不知名,激齒甘液濃。
此樂無憂釁,固非侯與公。
其一十二(宋·郭祥正)
押先韻
押先韻
投真落人世,倏經四九年。
睹紛未嘗競,內顧凈且淵。
果逢飛行羽,得披紫微仙。
攜手浮絳波,絳波春渺然。
睹紛未嘗競,內顧凈且淵。
果逢飛行羽,得披紫微仙。
攜手浮絳波,絳波春渺然。
其一十三(宋·郭祥正)
押虞韻
押虞韻
攀沿日月窟,遂觀天地樞。
搗金鑄豪英,摶糟醞庸愚。
校量宿所造,報應無差銖。
丁寧與世言,安分勿浪圖。
搗金鑄豪英,摶糟醞庸愚。
校量宿所造,報應無差銖。
丁寧與世言,安分勿浪圖。
其一十四(宋·郭祥正)
押質韻
押質韻
在天不擇友,天人皆正一。
云漢共翱翔,隱耀無固必。
豈同濁世游,自謂膠投漆。
毫端利害分,白眼永相失。
云漢共翱翔,隱耀無固必。
豈同濁世游,自謂膠投漆。
毫端利害分,白眼永相失。
其一十五(宋·郭祥正)
款逢九華妃,授我磨鏡石。
一磨日月朗,萬古永不蝕。
緘之紫錦囊,匪同趙氏璧。
才落猛士手,睨柱曾莫惜。
一磨日月朗,萬古永不蝕。
緘之紫錦囊,匪同趙氏璧。
才落猛士手,睨柱曾莫惜。
其一十六(宋·郭祥正)
押侵韻
押侵韻
二景結良匹,曾非塵慮侵。
欣欣啟皓齒,玉佩揚清音。
碧河并絳實,采濯期追尋。
言舒意亦散,雙好永齊心。
欣欣啟皓齒,玉佩揚清音。
碧河并絳實,采濯期追尋。
言舒意亦散,雙好永齊心。
其一十七(宋·郭祥正)
神凝光自生,洞房玄照映。
青絲散垂腰,目采流玉鏡。
共談上清事,精微寄馀詠。
樂酣會既分,雙駕還霄嶺。
青絲散垂腰,目采流玉鏡。
共談上清事,精微寄馀詠。
樂酣會既分,雙駕還霄嶺。
其一十八(宋·郭祥正)
清僚真可慕,振衣愿所歸。
既絕世上緣,吾寧抱愁悲。
云韶自相諧,虛聽方達微。
是將跨靈羽,逸麟復攀追。
既絕世上緣,吾寧抱愁悲。
云韶自相諧,虛聽方達微。
是將跨靈羽,逸麟復攀追。
其一十九(宋·郭祥正)
押元韻
押元韻
窺天見天根,步玄入玄門。
素光流一氣,默默復渾渾。
揮手散馀景,至心揖靈尊。
從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孫。
素光流一氣,默默復渾渾。
揮手散馀景,至心揖靈尊。
從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孫。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次韻韓太卿春晝見寄(明·潘希曾)
- 次韻韓子師游三洞過赤松(宋·韓元吉)
- 次韻韓子師雪中二首(宋·韓元吉)
- 次韻韓宗弼太祝送游太山(宋·蘇轍)
- 次韻韓宰上元二絕句(宋·王庭圭)
-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宋·黃庭堅)
- 次韻韓康公二首(宋·劉攽)
- 次韻韓康公和曾令綽范景仁喜五弟改知汝海見(宋·蘇頌)
- 次韻韓康公對雨即事有懷五弟(宋·蘇頌)
- 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宋·蘇軾)
- 次韻韓康公(宋·劉攽)
- 次韻韓文若展江五詠(宋·蘇過)
- 次韻韓無咎右司上巳泛湖(宋·范成大)
- 次韻韓明善贈竺景淵(元·黃玠)
- 次韻韓景賢承議自金陵沿檄宣歙道中見貽二首(宋·葛勝仲)
- 次韻韓朝美惠硯(宋·王庭圭)
- 次韻韓毅伯別許宣教(宋·王炎)
- 次韻韓毅伯擬別(宋·王炎)
- 次韻韓毅伯病瘧(宋·王炎)
- 次韻韓毅伯謝人惠茶(宋·王炎)
- 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宋·王炎)
- 次韻韓求仁南臺朝請晚過南湖見寄(宋·晁補之)
- 次韻韜庵師傅見贈(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宋·蘇軾)
- 次韻韶卿壬寅元日又三日聞游人頗盛之作(元·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