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張公洞(明·沈周)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游張公洞(并引)(明·沈周)
弘治己未之三月余來宜興客吳君大本所二十一日大本倡曰張洞果老修真處古幅地之列吾邦之仙域也必啟君一游余笑曰業已訂之矣于是理舟載酒從洑溪而南歷罨畫溪迤四十馀里始舍舟陸行望西南諸山高下層疊叢然莫知所謂洞處詰之樵人指盂山曰此中是已其山于群山最下而小計其高不過二十仞心甚易之豈靈區異壤能結乎是哉冉冉曲經田塍間三里許乃抵已暮亟由林麓左行拆而北二百步路次臨一穴甚深晦其唇有雜樹蔽虧人謂此洞之天窗也轉及山椒則洞口在焉呀然向西北且隘有石衡亙于上如門楣然入必俯首上摩小方有刻未暇讀門側置片石楸紋縱橫云為仙枰疑好事者設之自茲從石級下度載上載下崎嶇甚疲于老足因小憩旁石瞰下冥冥時嵐氣滃浡如水涵于中不可儗步隱隱惟見石臺耳暝色漸翳迨無所睹乃下山議宿道士張碧溪林館規以明日補其未足之游夜二鼓雨作檐聲浪浪悵然謂必敗乃事矣黎明天就霽即蹶起厭浥行濕莽中喜劇興熱卻掖猛進冉冉焉足若虛躡洫洫焉身若淵墜愈下而境愈奇乃及臺而昨俯見天窗者今則仰視之日光下映四顧瞭然下多亂石傾亞有崩跌勢洞傳孫氏赤烏間霹靂所開天窗可想其跡也臺踞洞北趾崇丈馀南面而立則三面環見皆石壁壁拔地漸高而偃如鵬翼鶱空燾下其中谾谾壁之理上下皆庚庚而橫理中乳流萬株色如染靛巨者么者長者縮者銳者截然而平者菡萏者螺旋者參差不侔一一皆倒懸儼乎怒猊掀吻廉牙利齒欲噍而未合殊令人悚悚乳末馀膏溜地積為石■(木菑)數長軀離立兀兀色揉青綠可愛西壁下作大裂斜而衍幽而窅內多流石錯互初隨行小僮誤由洞口岐而入忽見蹣跚出于罅處眾訝曰何小子之佻達也東壁下一小洞廁門內有石洼滴水滿中又一洞正南壁中極黟黑云通半里許余闖之寒氣淰淰襲人不可久佇大本則挾童奴二三輩執炬踉蹡而入覺其挺詣之無難也非但不能抑不敢以老身試其不測惟盤桓臺下恣得俯仰之觀嗟乎設者不自知其巧而使游者知之知也有不能盡其知游也亦有不易者焉余于宜興二過洞尚相昧今于一識迨老始獲之可信境于人間不多設游于人生不能幾遭因引酒獨酌心與境融樂與跡超洋洋乎欲參造物者游謂可遺世而長存不知果翁之得果何如哉時大本自別洞出仍來候余歷言其中石床石灶丹田之異旁之列洞不可殫記余曰毋多詫我我亦有神偕子往矣大本請記而系以詩詩曰
仙山不在高,靈區設中冓。
包蒙自太古,霹靂始與牖。
闇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晝。
遂褻世游人,我及千載后。
登頓入地中,足與石角斗。
飛厓臨紫云,既掀勢還覆。
仰面欲成壓,山鬼自司救。
元氣不蒸雨,五色變乳溜。
支本萬不齊,纂纂簪筍瘦。
又如人披腹,呈此瑯玕秀。
旁扉表云房,曲密通款竇。
跬步必容炬,老膽怯且逗。
神仙未易求,冥探亦何遘。
矯手采瑤華,和飲千日酬。
聊度三千年,儗與石同壽。
包蒙自太古,霹靂始與牖。
闇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晝。
遂褻世游人,我及千載后。
登頓入地中,足與石角斗。
飛厓臨紫云,既掀勢還覆。
仰面欲成壓,山鬼自司救。
元氣不蒸雨,五色變乳溜。
支本萬不齊,纂纂簪筍瘦。
又如人披腹,呈此瑯玕秀。
旁扉表云房,曲密通款竇。
跬步必容炬,老膽怯且逗。
神仙未易求,冥探亦何遘。
矯手采瑤華,和飲千日酬。
聊度三千年,儗與石同壽。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鹽官傅都目(元·黃溍)
- 送鹽官劉少府古賢(宋·梅堯臣)
-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唐·盧綸)
- 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宋·洪咨夔)
- 送監丞弟元亨參江陵閫(宋·柴望)
- 送監作院潘供備(宋·鄒浩)
- 送監軍李判官(唐·韓翃)
- 送監生馮伯禎歸省(明·謝晉)
- 送監生毛彥高歸省(明·謝晉)
- 送監生聶讓省兄山后(元·張翥)
- 送監生馬純玉歸省(明·謝晉)
- 送監生馬駿赴京(明·管訥)
- 送監生黃希成(明·黎貞)
- 送監生(明·林鴻)
- 送監稅李公考績(元末明初·王翰)
- 送監郡庫克楚通議公致仕歸維揚一十二韻(元·黃鎮成)
- 送蓋太博通判定州(宋·余靖)
- 送蓋少卿晞之赴太平州(宋·衛涇)
- 送蓋御史(元·丁復)
- 送蓋總領上計三首(宋·許及之)
- 送盛世虔兼簡嚴以德(明·顧清)
- 送盛仲交還秣陵(明·王逢年)
- 送盛仲規之魏慎軒館(明·徐庸)
- 送盛佾赴吳江醫學(明·劉溥)
- 送盛侍郎餞候亭詩(南北朝·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