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門詩(魏晉·慧遠)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游石門詩(魏晉·慧遠)
石門在精舍南十馀里。一名障山。基連大嶺。體絕眾阜。辟三泉之會。并立則開流。傾巖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為名。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皆傳之于舊俗。而未睹者眾。將由懸瀨險峻。人獸跡絕。徑回曲阜。路阻行難。故罕經焉。釋法師以隆覆四年仲春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游。于時交徒同趣三十馀人。咸拂衣晨征。悵然增興。雖林壑幽邃。而開途競進。雖乘危履石。并以所悅為安。既至則援木尋葛。歷險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于是擁勝倚巖。詳觀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于此。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巒阜周回以為障。崇巖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類之形。致可樂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淥淵鏡凈于天池。文石發彩。煥若披面。檉松芳草。蔚然光目。其為神麗。亦已備矣。斯日也。眾情奔悅。矚覽無厭。游觀未久。而天氣屢變。霄霧塵集。則萬象隱形。流光回照。則眾山倒影。開闔之際。狀有靈焉。而不可測也。乃其將登。則翔禽拂翮。鳴猿厲響。歸云回駕。想羽人之來儀。哀聲相和。若玄音之有寄。雖仿佛猶聞。而神以之暢。雖樂不期歡。而欣以永日。當其沖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尋之。夫崖谷之間。會物無主。應不以情而開興。引人致深若此。豈不以虛明朗其照。間邃篤其情耶。并三復斯談。猶昧然未盡。俄而太陽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覽。達恒物之大情。其為神趣。豈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嶺。流目四矚。九江如帶。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世細。智亦宜然。乃喟然嘆。宇宙雖遐。古今一契。靈鷲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風跡誰存。應深悟遠。慨焉長懷。各欣一遇之同歡。感良辰之難再。情發于中。遂共詠之云爾。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云駕,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①。
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云駕,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題西林壁(宋·蘇軾)
- 題西林寺水閣(唐末宋初·伍喬)
- 題西林寺(宋·程公許)
- 題西林院壁二首(宋·朱熹)
- 題西梵一翁雙清軒(宋末元初·仇遠)
- 題西樓有感(宋·王柏)
- 題西沼祥鱗卷次尚春景元市舶韻時有白魚入舟(明·王縝)
- 題西泠隱居(元·葉廣居)
- 題西洋畫二首(明末清初·陳恭尹)
- 題西洲精舍圖(明·歐大任)
- 題西涯先生像后(清·法式善)
- 題西淙(宋·陳宓)
- 題西渠水亭(明·朱浙)
- 題西湖中魚(宋·劉敞)
- 題西湖何氏隱真館(元·張雨)
- 題西湖僧房(宋·楊萬里)
- 題西湖十景鄒和峰家藏戴文進畫巨浸秋波(明·楊慎)
- 題西湖可賦軒(宋·張孝祥)
- 題西湖大佛頭寺(元末明初·張昱)
- 題西湖小景(明·陳璉)
- 題西湖山巖二首(宋·林)
- 題西湖春景(明·王鏊)
- 題西湖景畫(明·李昌祺)
- 題西湖樓(宋·蘇軾)
- 題西湖水閣(宋·常顓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