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唐·韓愈)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游青龍寺贈崔大(一作群)補闕(唐·韓愈)  
題注:寺在京城南門之東
引用典故:誰家多竹門可款 桃源 好飲無事 金烏 九輪燭照 友生 棗下悲歌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暉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
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然云燒樹火(宋刻作大)實駢,金烏下啄赪(音蟶)虬卵。
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
有如流傳上古時,九輪照燭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玻黎盌。
忽驚顏色變韶稚,卻信靈仙非怪誕。
桃源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嶺隅鄉思發,躑躅成山開不算。
去歲羈帆湘水明,霜楓千里隨歸伴。
猿呼鼯嘯鷓鴣啼,惻耳酸腸難濯浣。
思君攜手安能得,今者相從敢辭懶。
由來鈍騃(音矮)寡參尋,況是儒官飽閑散。
惟君與我同懷抱,鋤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時清諫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無事,誰家多竹門可款。
須知節候即風寒,幸及亭午猶妍暖。
南山逼冬轉清瘦,刻畫圭角出崖窾。
當憂復被冰雪埋,汲汲來窺戒遲緩。
評注
《東坡題跋》
韓退之《游青龍寺》詩,終篇言赤色,莫曉其故。嘗見小說:鄭虔寓青龍寺,貧無紙,取柿葉學書。九月,柿葉赤而實紅。退之詩乃寓此也。
《嫩真子》
仆舊讀此詩,以為此言乃諭畫壁之狀,后見《長安志》云:「青龍寺有柿萬株。」此蓋言柿熟之狀:火傘、赪虬卵、赤氣沖融、九龍照燭,皆其似也。青龍寺在長安城中,白樂天《新昌新居》詩云:「丹鳳樓當后,青龍寺在前。」以此知氏安諸寺多柿。故鄭虔知慈恩寺有柿葉數屋,取之學書。仆仕于關陜,行村落間,常見柿連數里,欲作一詩,竟不能奇,每嗟「火傘」等語誠為善諭。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退之詩如「何人有酒身無事,誰家多竹門可款」之句,尤閑遠有味。
《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
韓醇曰:上聯詠柿葉之紅,而光華之燦然;下聯詠柿實之赤,而日光之交映。火傘、虬卵,皆狀其紅,而取喻之工如此(「光華閃壁」四句下)。
《批韓詩》
朱彝尊曰:要此句點明(「正值萬株」句下)。此可謂極其形容,然還是長吉等面貌(「光華閃壁」四句下)。此巧麗類初唐,但句法加蒼耳(「桃源迷路」二句下)。四樣紅樹,摘得妙,寄興亦好(「霜楓千里」句下)。逸趣飄然(「時清諫疏」句下)。下句輕圓,詩家妙境。此處再得點一句紅葉應轉,更有味(「誰家多竹」句下)。此詩運意卻細,又與他處粗硬者不同。何焯曰:四襯皆取色(「霜楓千里」句下)。切補闕(「時清諫疏」句下)。張鴻曰:寫紅柿,極造意之工(「赤氣沖融」句下)。細筋入骨(「今者相從」句下)。所造意句,均去陳言(「惟君與我」二句下)。
《義門讀書記》
炎官張傘,金烏啄卵,宋人學奇者多矣,不能到得后半情味,則徒馀惡面目也。安溪謂:韓子七言古詩,此篇第一,尤佳處則在此二句,真能隨遇而安也(「須知節候"二句下)。
《初白庵詩評》
四句形容太狠(「光華閃壁」四句下)。
《昌黎詩增注證訛》
公七言古詩間用對句,唯《桃源圖》及此篇、《贈崔立之》石篇而已。
《海日樓札叢》
從柿葉生出波瀾,烘染滿目,竟是《陸渾山火》縮本。吾嘗論詩人興象,與畫家景物感觸相通。密宗神秘于中唐,吳、盧畫皆依為藍本。讀晶黎、昌谷詩,皆當以此意會之。顏、謝設色古雅,如顧、陸;蘇、陸設色,如與可、伯時,同一例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