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齊州靈巖四首(宋·韋驤)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游齊州靈巖四首(宋·韋驤)
七言律詩 押歌韻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征塵洶洶頓消磨,路入靈巖好趣多。
崖穴透空疑晝月,泉池凝淥似春波。
錦帷香細薰千佛,金殿燈明覺眾魔。
一宿禪房幸安穩,明朝騎馬又長坡。
崖穴透空疑晝月,泉池凝淥似春波。
錦帷香細薰千佛,金殿燈明覺眾魔。
一宿禪房幸安穩,明朝騎馬又長坡。
其二(宋·韋驤)
七言律詩 押鹽韻
七言律詩 押鹽韻
東國名高獨此巖,群峰環抱自韜鈐。
道場岑寂規風古,禪室空疏杖喝嚴。
木落有時飄殿角,云寒終日蔽山尖。
不知雙鶴歸何處,留得靈泉與眾甜①。
道場岑寂規風古,禪室空疏杖喝嚴。
木落有時飄殿角,云寒終日蔽山尖。
不知雙鶴歸何處,留得靈泉與眾甜①。
其三(宋·韋驤)
七言律詩 押刪韻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區區不覺路岐難,塵土衣冠喜動顏。
已見成書歸上國,更逢便道覽名山。
隨軒幸涉三時久,弭節仍陪半日閒。
卻與禪翁自相悅,繡衣云步共追攀。
已見成書歸上國,更逢便道覽名山。
隨軒幸涉三時久,弭節仍陪半日閒。
卻與禪翁自相悅,繡衣云步共追攀。
其四(宋·韋驤)
七言律詩 押東韻
七言律詩 押東韻
雞鳴峰外日曈昽,欲去躊躇興未窮。
索筆請題青石柱,留名愿附碧紗籠。
重裘迥觸千山霧,回轡輕隨一徑風。
跋馬頻頻望蒼翠,他時應與夢魂通。
索筆請題青石柱,留名愿附碧紗籠。
重裘迥觸千山霧,回轡輕隨一徑風。
跋馬頻頻望蒼翠,他時應與夢魂通。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歸自陶山舟中示暹侄(宋·蘇泂)
- 歸自雨中寫況寄景修博士(元·張雨)
- 歸自須江泊舟于湖舟中書事(宋·周紫芝)
- 歸自館中聞鶯(元·范梈)
- 歸自鴻印軒(清·徐熙珍)
- 歸至三衢懷蕓莊兄留京(宋·蕭立之)
- 歸至中途復有北行之役因賦(清·蘊端)
- 歸至中野(元·廖大圭)
- 歸至南京(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歸至南昌羅季作郡丞出訪(明·李云龍)
- 歸至姑蘇同會稽陶世和年兄晚酌(明·張弼)
- 歸至宜章寄衛勉齋(明·周一士)
- 歸至山居戲集古句(宋·程俱)
- 歸至開平偶賦(明·陳璉)
- 歸至武陽渡作(宋·劉克莊)
- 歸至江東柬方丈爾止(明末清初·屈大均)
- 歸至清河(明·楊士奇)
- 歸至瀾石留別梁璘叔(明·李云龍)
- 歸至相見嶺喜見紫海(宋·舒岳祥)
- 歸至芙蓉沙(明末清初·何鞏道)
- 歸至虔州滯雨(明·黃淵)
- 歸至郢中(唐·孟浩然)
- 歸至鎮遠次祁石阡荅家人相慰藉韻(明·周瑛)
- 歸舍吟(宋·孔武仲)
- 歸舍(清·繆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