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對酒行(唐·張謂)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湖上對酒行(唐·張謂)
夜坐不厭湖上月,晝行不厭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閑。
主人有黍百馀石,濁醪數斗應不惜。
即今相對(一作逢)不盡歡,別后相思復何益。
茱萸灣頭歸路賒,愿君且宿黃公家。
風光若此人不醉,參差辜負東園花。
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閑。
主人有黍百馀石,濁醪數斗應不惜。
即今相對(一作逢)不盡歡,別后相思復何益。
茱萸灣頭歸路賒,愿君且宿黃公家。
風光若此人不醉,參差辜負東園花。
評注
《唐詩品匯》:
劉云:便覺楚楚(首二句下)。
《唐詩歸》:鐘云:兩「不厭」起得妙。后皆弱調,幸無丑態耳。
《唐詩訓解》:寫得情真。
《唐詩選》:玉遮曰:不假脂粉,所以為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即今相對」二句,不出尋常見,真語到。周珽曰:滿目煙霞,并在物情之外,亦何必歷遐遠,探古跡,然后始為游覽?
《唐風定》:放言曠達,抒寫胸臆了了。
《唐詩歸折衷》:敬夫云:四語平起,淖有規模(「心中萬事」句下)。快語,喜無粗氣(「別后相思」句下)。
《唐詩選勝直解》:通篇賦體。前四句出「湖中」字,對月游山皆湖中之事。后四句寫湖中夜歸之馀情,設言不患無宿處,若急欲歸,必不盡歡,則虛此春光,桃李應笑人耳。
《網師園唐詩箋》:沉快(「即今」二句下)。
《歷代詩法》:樸質可觀,不覺平淡。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佚題 (清·陳韻蘭)
- 佛不在木一章章十句(明·釋函可)
- 佛書引語(唐·不詳)
- 佛書載兜率天有內院道書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內(宋·汪莘)
- 佛光寺(宋·王陶)
- 佛光法師真相致藏主請贊(宋·釋可湘)
- 佛光法師贊(宋·釋普度)
- 佛光炤公首依于梁渚今往下竺參北峰印禪師二(宋·釋文禮)
- 佛光(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佛入中國(清·張洵佳)
- 佛蘭西攻澎(清·陳梅峰)
- 佛前筍(宋·鄒浩)
- 佛印僧(近現代·沙曾達)
- 佛印元公自京師還作詩贈之(宋·釋可遵)
- 佛印清勝帖贊(宋·岳珂)
- 佛印燒豬待子瞻(明·王應斗)
- 佛印玙禪師贊(宋·釋德洪)
- 佛友(明·唐寅)
- 佛回山在涇縣西百三十里經藍山桃花潭皆李白(明·鐘芳)
- 佛國白赴召劉侍郎無言與諸賢作供于報恩題壁(宋·釋居簡)
- 佛圖關雅集(當代·陳仁德)
- 佛圖市(宋·項安世)
- 佛頭圓相贊(宋·釋慧開)
- 佛頭菊(宋·朱翌)
- 佛頭(宋·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