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曲(唐·張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湘江曲(唐·張籍)
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
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張籍的樂府詩,白居易曾有過「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的評價。他宦游湖南時寫的《湘江曲》,更是語淺情深、看似平常然而奇崛的一首。
這首詩,寓新語于古風,寫來淺白輕靈而富于情韻。詩的首句先點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無風無浪,放眼望去,更顯得江面開闊。七個字中出現兩個「水」字,這是詩詞中常見的「同字」手法。前一個「湘水」,點明送行的地點,后一個「秋水」,點明時令正是使離人多感的秋天,筆意輕捷而饒變化。聯系全詩送別的情境來理解,秋江的無潮正反襯出詩人心潮難平;秋江的開闊正反照出詩人心情的愁苦郁結。次句「湘中月落行人發」,具體交代送行的時間,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時分。第一句著重寫空間,第二句著重寫時間,而且,次句開始的「湘中」和首句開始的「湘水」,「湘」字重復,不僅加濃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加強了音韻的回環往復之美。流利自然,是樂府詩的特色之一,而在句式上用了長短句,是獲得流利自然的藝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這首詩的后半首就是這樣。「送人發,送人歸」,以「頂針」格的修辭手法緊承第二句,前后連用三個「人」字,兩個「送」字,兩個「發」字,加強了詩的珠走泉流回旋復沓的旋律,再加上「發」與「歸」的漸行漸遠的進層描寫,就對送別的意緒作了反復其言的充分渲染。如果說,前面兩個七字句彈奏的還是平和舒緩的曲調,那么,「送人發,送人歸」,則為變奏之聲,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聲」了。最后一句是寫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見,回應開篇對秋江的描寫,詩人佇立江邊遙望征帆遠去的情態,見于言外;「鷓鴣飛」是寫江邊所聞,和茫茫的白蘋動靜互映,那鷓鴣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鳴,仿佛更深微地傳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和悵惘。這種以景結情的落句,更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絕妙江南曲,凄涼怨女詩。古風無敵手,新語是人知。」(姚合《贈張籍》)張籍這首詩,特別是他的那些優秀的樂府詩章,淺語皆有致,淡語皆有味,達到了語淺情深、平中見奇的藝術境界,因而為人們所傳唱。
(李元洛)
這首詩,寓新語于古風,寫來淺白輕靈而富于情韻。詩的首句先點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無風無浪,放眼望去,更顯得江面開闊。七個字中出現兩個「水」字,這是詩詞中常見的「同字」手法。前一個「湘水」,點明送行的地點,后一個「秋水」,點明時令正是使離人多感的秋天,筆意輕捷而饒變化。聯系全詩送別的情境來理解,秋江的無潮正反襯出詩人心潮難平;秋江的開闊正反照出詩人心情的愁苦郁結。次句「湘中月落行人發」,具體交代送行的時間,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時分。第一句著重寫空間,第二句著重寫時間,而且,次句開始的「湘中」和首句開始的「湘水」,「湘」字重復,不僅加濃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加強了音韻的回環往復之美。流利自然,是樂府詩的特色之一,而在句式上用了長短句,是獲得流利自然的藝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這首詩的后半首就是這樣。「送人發,送人歸」,以「頂針」格的修辭手法緊承第二句,前后連用三個「人」字,兩個「送」字,兩個「發」字,加強了詩的珠走泉流回旋復沓的旋律,再加上「發」與「歸」的漸行漸遠的進層描寫,就對送別的意緒作了反復其言的充分渲染。如果說,前面兩個七字句彈奏的還是平和舒緩的曲調,那么,「送人發,送人歸」,則為變奏之聲,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聲」了。最后一句是寫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見,回應開篇對秋江的描寫,詩人佇立江邊遙望征帆遠去的情態,見于言外;「鷓鴣飛」是寫江邊所聞,和茫茫的白蘋動靜互映,那鷓鴣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鳴,仿佛更深微地傳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和悵惘。這種以景結情的落句,更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絕妙江南曲,凄涼怨女詩。古風無敵手,新語是人知。」(姚合《贈張籍》)張籍這首詩,特別是他的那些優秀的樂府詩章,淺語皆有致,淡語皆有味,達到了語淺情深、平中見奇的藝術境界,因而為人們所傳唱。
(李元洛)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還京樂(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還京樂(近現代·喬大壯)
- 還京樂(近現代·顧隨)
- 還京口(元·薩都剌)
- 還京師詩(隋·楊廣)
- 還京留別(清·曾習經)
- 還京詩(魏晉·石崇)
- 還京贈別(唐·盧照鄰)
- 還京述懷(明·于謙)
- 還京道中(元·乃賢)
- 還人卷(唐·齊己)
- 還何學士詩集(宋·魏野)
- 還余朝綱雜編(宋·陳棣)
- 還俗尼(唐·吳融)
- 還俗尼(明·沈周)
- 還俗老僧(唐·杜牧)
- 還俗道士(宋·李之儀)
- 還元閣(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還入長安城東門(明·王履)
- 還劉叔驥廬山詩卷(宋·項安世)
- 還劉處士先令公(宋·陳洎)
- 還劉曉窗吟卷就用卷端韻(宋末元初·楊公遠)
- 還劉秀才文卷(宋·王庭圭)
- 還劉雪坡詞藁(宋·陳起)
- 還別業尋龍華山寺廣宣上人(唐·段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