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其二 代王夫人作(宋·文天祥)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滿江紅 其二 代王夫人作(宋·文天祥)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
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云散,香塵滅。
銅駝恨,那堪說。
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云散,香塵滅。
銅駝恨,那堪說。
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評注
劉熙載在《 藝概 》中評價文天祥詞 :「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正之變也,故詞當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文天祥的詞關注政治,都是有為而發。這首詞,是他應和王夫人詞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擬作、仿作,但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詞 ,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內容上的不妥之處。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卻不隱晦難解,而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意思。漢武帝時,假托王昭君為公主,遠嫁西域烏孫王,令人彈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后來人們用此表達王昭君遠嫁匈奴之事。杜甫《詠懷古跡》詩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文天祥這首詞的開頭借「琵琶」故事總指后妃宮女被擄北去 。「姚黃」,牡丹中名貴品種,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闕」,離開宋宮,被驅北行,較之公主遠嫁 ,處境慘,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瑤池美宴的古代傳說 ,用來指宮中的歡意已消失。「仙人」句,以銅仙墜淚的故事,感嘆國土淪亡的慘痛。唐代天寶年間,唐玄宗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軍士嘩變被迫縊死楊玉環,后來,在行宮內聽到雨聲和風吹檐鈴聲相應 ,引發心事 ,即《雨霖鈴》曲 ,「聽行宮 」兩句 ,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闕用沉重的筆調 ,緊扣「最苦」兩字,反復陳述了亡國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彩云散,香塵滅」比喻美好生活的毀滅;「銅駝恨」指南宋之覆亡 ;悲痛之極,不能卒言。抗御元軍、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戰場上,無數熱血將士血戰到底。安祿山叛亂時張巡拒守睢陽,抗擊安祿山,「每戰臶裂,嚼齒皆碎」。這種情境是文天祥所親歷親知的 ,以補充王夫人的 「妾在深宮那得知」的事實。「想」字領起,意境就更充實。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昭陽」、「銅雀」,都是古都城臺殿名 ,這里用來借指南宋宮殿,落日和秋月將光輝灑在故國宮殿上,寄托一種思念的情感。「回首」、「傷心」,借王夫人口氣,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點明文天祥緣何代王清惠作此詞的緣由。文天祥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 ,堅守操節,這實際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達的自勉之詞,并與王夫之和眾宮娥共勉。
文天祥的詞「氣沖斗牛,無一毫毒靡之色」,《詞林紀事》,凝聚了他對于生活 、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結晶 。讀了他的詞,讓人頓覺忍辱偷生的可恥,和保全氣節的光榮。詞中蘊含的熱情和血淚讓讀者生出幾許激情。
文天祥在上闕用沉重的筆調 ,緊扣「最苦」兩字,反復陳述了亡國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彩云散,香塵滅」比喻美好生活的毀滅;「銅駝恨」指南宋之覆亡 ;悲痛之極,不能卒言。抗御元軍、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戰場上,無數熱血將士血戰到底。安祿山叛亂時張巡拒守睢陽,抗擊安祿山,「每戰臶裂,嚼齒皆碎」。這種情境是文天祥所親歷親知的 ,以補充王夫人的 「妾在深宮那得知」的事實。「想」字領起,意境就更充實。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昭陽」、「銅雀」,都是古都城臺殿名 ,這里用來借指南宋宮殿,落日和秋月將光輝灑在故國宮殿上,寄托一種思念的情感。「回首」、「傷心」,借王夫人口氣,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點明文天祥緣何代王清惠作此詞的緣由。文天祥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 ,堅守操節,這實際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達的自勉之詞,并與王夫之和眾宮娥共勉。
文天祥的詞「氣沖斗牛,無一毫毒靡之色」,《詞林紀事》,凝聚了他對于生活 、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結晶 。讀了他的詞,讓人頓覺忍辱偷生的可恥,和保全氣節的光榮。詞中蘊含的熱情和血淚讓讀者生出幾許激情。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濟南汎舟水底見山有感而作(金·雷淵)
- 濟南珍珠泉(金·雷淵)
- 濟南行宮海棠辛酉二月客濟南作(清·張之洞)
- 濟南行(近現代·廖光)
- 濟南贈單公子鉊(清·李憲噩)
- 濟南趙君成南使羈留三紀得還其猶子錄其遺事(宋末元初·陳深)
- 濟南途中背馬有感(明·陶益)
- 濟南道中(清·孔祥霖)
- 濟南聞族兄夢錫沒(清·李憲噩)
- 濟南黃臺三首(金·任詬)
- 濟叔潤之兄弟見送出小渡(宋·彭汝礪)
- 濟叔輟父上石菖蒲為惠石與菖蒲俱佳拙語奉酬(宋·許及之)
- 濟城春望(明·王安舜)
- 濟寧分水閘訪鄉人王大使(明·王紱)
- 濟寧南城驛(明·吳與弼)
- 濟寧南池杜工部新祠詩為沈椒園同年作(清·齊召南)
- 濟寧夜泊(明·吳寬)
- 濟寧夜泊(明·李昌祺)
- 濟寧夜雨感懷聞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東憲副(明·程敏政)
- 濟寧守邀飲南池(明·袁宏道)
- 濟寧州學觀漢碑(明·李昌祺)
- 濟寧悼仆十首(明·陳是集)
- 濟寧登太白樓憶友人李和山(明·張天賦)
- 濟寧舟中(明·莊昶)
- 濟寧舟中(明·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