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斧頌(近現代·盧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滿江紅 斧頌(近現代·盧前)
王禹莊少將言:前方巷戰,已易刀為斧,所至輒勝。余嘗頌大刀之威,于斧亦不可無詞。
狹路相逢,問出手、燦然何物。
依舊似、大刀英武,神威無獨。
斧也辟開新戰線,倭兒見者吞聲哭。
但落頭、如草不聞聲,堆成簇。
前隊上,后相續。
仇易盡,心難足。
念丈夫本色,包羞忍辱。
到此才酬卅載恨,運斤還羨風來速。
是誰家、手法有真傳,真圓熟。
依舊似、大刀英武,神威無獨。
斧也辟開新戰線,倭兒見者吞聲哭。
但落頭、如草不聞聲,堆成簇。
前隊上,后相續。
仇易盡,心難足。
念丈夫本色,包羞忍辱。
到此才酬卅載恨,運斤還羨風來速。
是誰家、手法有真傳,真圓熟。
其二 蟹(近現代·盧前)
蟹汝來前,憐汝竟、登盤侑酒。
聽郭索、幾聲河畔,北游南走。
只料橫行空一世,無腸終落他人手。
聚燈前、坐客享烹鮮,笑開口。
肢已裂,顏何丑。
螯已斷,聲何有。
把火生釜底,汝才消受。
蠢蠢無知甘自侮,多行不義誰之咎。
汝知否、殷鑒在今朝,酬重九。
聽郭索、幾聲河畔,北游南走。
只料橫行空一世,無腸終落他人手。
聚燈前、坐客享烹鮮,笑開口。
肢已裂,顏何丑。
螯已斷,聲何有。
把火生釜底,汝才消受。
蠢蠢無知甘自侮,多行不義誰之咎。
汝知否、殷鑒在今朝,酬重九。
其三 詠棉背心(近現代·盧前)
予倩作山歌有云:拿起線來抽起針。想起我前方作戰人。不繡鴛鴦與蝴蝶,替他作幾件棉背心。又云:一件一件的棉背心。也表愛國一分情。愿身化作棉和絮,與我戰士共寒溫。余感其言,詞以詠之。
著意裝棉,手中線、針針縫起。
聞道是、沙場霜重,夜涼如水。
儂愿化身成軟絮,寒溫與共秋風里。
個兒郎、為國作干城,真英士。
我欲問,前方事。
知推進,若干里。
料御寒送到,這包衣被。
勇氣益增千百輩,鼓鼙還我山河美。
是衣中、縫就熱心腸,非棉耳。
聞道是、沙場霜重,夜涼如水。
儂愿化身成軟絮,寒溫與共秋風里。
個兒郎、為國作干城,真英士。
我欲問,前方事。
知推進,若干里。
料御寒送到,這包衣被。
勇氣益增千百輩,鼓鼙還我山河美。
是衣中、縫就熱心腸,非棉耳。
其四 平型關大捷(近現代·盧前)
奏凱平型,明日定、靈邱先復。
知左翼、團河傳檄,頑倭覆沒。
況有中軍崞縣在,東平一戰風摧竹。
蹋扶桑、三島海東頭,都沉陸。
看捷報,書盈幅。
歡笑里,從頭讀。
喜右鋒寧武,雄威相續。
指日朔州收拾盡,雁門關外燔倭骨。
會王師、三路察綏邊,安然出。
知左翼、團河傳檄,頑倭覆沒。
況有中軍崞縣在,東平一戰風摧竹。
蹋扶桑、三島海東頭,都沉陸。
看捷報,書盈幅。
歡笑里,從頭讀。
喜右鋒寧武,雄威相續。
指日朔州收拾盡,雁門關外燔倭骨。
會王師、三路察綏邊,安然出。
其五 寄佛千東戰線(近現代·盧前)
夜襲來時,小窗外、一天明月。
聞警報、暗中辨識,解除緊急。
風露全家餐已飽,流離白了慈親發。
論平生、無畏歷多艱,吾何怯。
身在是,心飛越。
恥下淚,甘流血。
雖千萬人在,吾能往也。
鮑叔從知有老母,非期茍免先為別。
且濡毫、鼓吹我中華,中興業。
聞警報、暗中辨識,解除緊急。
風露全家餐已飽,流離白了慈親發。
論平生、無畏歷多艱,吾何怯。
身在是,心飛越。
恥下淚,甘流血。
雖千萬人在,吾能往也。
鮑叔從知有老母,非期茍免先為別。
且濡毫、鼓吹我中華,中興業。
其六 十月五日左昆之建破橋之功(近現代·盧前)
對峙嚴灣,中有水、盈盈相隔。
聽說敵、架橋河上,通東楊宅。
為問連中誰習水,破橋工作誰擔得。
曰唯唯、左趙應聲來,承其責。
炮火里,守天黑。
潮水漲,前窺測。
幸功成容易,岸寬橋窄。
從此渡河才右顧,建奎不幸身遭厄。
只昆之、歸后告于人,驚心魄。
聽說敵、架橋河上,通東楊宅。
為問連中誰習水,破橋工作誰擔得。
曰唯唯、左趙應聲來,承其責。
炮火里,守天黑。
潮水漲,前窺測。
幸功成容易,岸寬橋窄。
從此渡河才右顧,建奎不幸身遭厄。
只昆之、歸后告于人,驚心魄。
其七 謝晉元團附楊瑞符營長共死守閘北據點者八百士(近現代·盧前)
尚有孤軍,留最后、鮮紅一滴。
準備著、頭顱相抵,以吾易敵。
蘊藻濱前鉦鼓動,蘇州河上旌旗色。
看青天、白日自飛揚,君應識。
眾口誦,征倭喜。
望閘北,兒童泣。
問橋頭大廈,近來消息。
萬國衣冠都下拜,千秋付與如椽筆。
記張巡、許遠守雎陽,今猶昔。
準備著、頭顱相抵,以吾易敵。
蘊藻濱前鉦鼓動,蘇州河上旌旗色。
看青天、白日自飛揚,君應識。
眾口誦,征倭喜。
望閘北,兒童泣。
問橋頭大廈,近來消息。
萬國衣冠都下拜,千秋付與如椽筆。
記張巡、許遠守雎陽,今猶昔。
其八 聞達云已率所部上東戰線矣(近現代·盧前)
佛子書來,謂我友、親提勁旅。
昨日已、陳師東線,氣雄于虎。
古北威名天下重,江南殘敵囊中取。
待前方、捷報到于湖,杯高舉。
如痛飲,黃龍府。
破陣樂,添新譜。
更招尋嘯傲,舊時游侶。
能賦兄猶辛棄疾,談兵弟愧陳同甫。
恥和戎、豈似紹興年,應心許。
昨日已、陳師東線,氣雄于虎。
古北威名天下重,江南殘敵囊中取。
待前方、捷報到于湖,杯高舉。
如痛飲,黃龍府。
破陣樂,添新譜。
更招尋嘯傲,舊時游侶。
能賦兄猶辛棄疾,談兵弟愧陳同甫。
恥和戎、豈似紹興年,應心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秋日遣興(當代·吳金水)
- 秋日遣興(當代·張力夫)
- 秋日遣興(清·劉禮淞)
- 秋日遣興(清·徐庭翼)
- 秋日遣懷八首(宋·陸游)
-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唐·陸龜蒙)
- 秋日遣懷(明·楊爵)
- 秋日遣懷(明·黃淮)
- 秋日遣懷(清末民國初·費墨娟)
- 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揚上人房論涅槃經(唐·皎然)
- 秋日避暑塵外亭(元·耶律鑄)
- 秋日避難疁東柬智含(明·夏完淳)
- 秋日邀友人同登三屯之陰山(明·戚繼光)
- 秋日邦相署中對菊作篇末兼期枉過(明·胡應麟)
- 秋日邸舍(明·沈守正)
- 秋日郊寺訪客酌談(明·尹臺)
- 秋日郊居八首(宋·陸游)
- 秋日郊居戲作八音詩(明·鄧云霄)
- 秋日郊居(元末明初·張羽)
- 秋日郊居(宋·張孝祥)
- 秋日郊居(宋·曾幾)
- 秋日郊居(宋·郭秉哲)
- 秋日郊游同劉希尹祭陳中丞墓(明·顧璘)
- 秋日郊行和韻(明·區越)
- 秋日郊行有感(清·徐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