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漫成五章(唐·李商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漫成五章(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蒸韻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
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對屬能。
評注
《唐音癸簽》
「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唯觀對屬能」,義山自詠爾時之四子。「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少陵自詠萬古之四子。
《義門讀書記》
嘆世之宗仰「三十六體」者,僅以對屬為能事,而莫窺其比興風刺之妙也。
《李義山詩集箋注》
姚培謙曰:王、楊、沈、宋,乃唐初應運而興者,豈料世無具眼,皮相至此,即少陵所謂「輕薄為文哂未休」也。
《玉溪生詩集箋注》
楊守智曰:「當時」二句,言從(令狐)楚幕,學為對儷之文也。
《玉溪生年譜會箋》
首章言當日從楚受草奏之學,今所得者不過屬對之能而已;深慨己之名位不達,而為子直所非也。
   其二(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齊韻
引用典故:蒼蠅惑曙雞 
李杜操持事略齊,三才萬象共端倪。
集仙殿與金鑾殿,可是蒼蠅惑曙雞。
評注
《義門讀書記》
嘆己之不遇時主如李、杜也。
《李義山詩集箋注》
姚培謙曰:王、楊、沈、宋即不論,以李、杜二公之凌跨百代,猶未免蒼蠅之惑曙雞,世俗之忌才如此。
《玉溪生詩集箋注》
揚守智曰:前半自標其本領,后半嘆(令狐)絢之見抑而不得進也。
《玉溪生年譜會箋》
二章言李、杜當日齊名四海,而皆不能翱翔華省,豈亦有如我之遭毀淪落耳!「蒼蠅惑雞」,比黨人排笮也。
《唐人絕句精華》
詩人之言,原本圓融,未可拘泥,雖論他人,而自己即在其中,姚氏「世俗忌才」之說,謂李、杜可,謂商隱自己亦何不可?但不能字字比附,反多滯礙。
   其三(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引用典故:王右軍 
生兒古有孫征虜,嫁女今無王右軍。
借問琴書終一世,何如旗蓋仰三分。
評注
《唐詩快》
不知其有所指無所指,讀之但覺感慨橫生。
《李義山詩集箋注》
姚培謙曰:文章、事業兩途未易軒輊,此可為知者道。
《玉溪生詩意》
言文不如武。
《玉溪生詩集箋注》
楊守智曰:第三句蓋自謙之辭。
《玉溪生年譜會箋》
三章更代妻致慨,言生男古曾有征虜之子,而嫁女今已無右軍之婿。兩世節鉞,不取將種,竟贅窮酸。試問琴書一世,何如旗蓋三分之為榮乎?斯真相攸之計左矣,
   其四(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代北偏師銜使節,關中裨將建行臺。
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評注
《玉溪生詩集箋注》
「代北」二句,專為石雄發,以見李衛公之善任人也。……雄起自偏裨,以功授天德防御副使,遷河中尹、晉絳行營節度,則「建行臺」矣。……潞之役,雄功最多。二句蓋統指破回紇、平昭義之事。其后又移河陽、鳳翔兩鎮,而王宰者,智興之子,數沮陷之。會德裕罷相,因代歸,雄自陳黑山、烏嶺之功,求一鎮以終老。執政以德裕所薦,僅除龍武統軍,失勢怏怏,聞德裕貶,發憤而卒。雄本系寒,又召自流所,黨人既排擯于德裕罷相之后,必早輕薄于德裕委任之時,故曰「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也。……雄為黨人排擯,義山受黨人之累,故特為之鳴不平,而致慨于衛國也。
   其五(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郭令素心非黷武,韓公本意在和戎。
兩都耆舊偏垂淚,臨老中原見朔風。
評注
《玉溪生詩集箋注》
楊守智曰:以韓、郭比李(德裕),推崇之至,見絢之黨私讒貶,不足為定論也。
《玉溪生年譜會箋》
五章則為衛公維州之事辨謗……衛公之收維州,豈貪一城之利?其志固未嘗須臾忘河、湟也。其后會昌四年,以問紇微弱,吐蕃內亂,議復河、湟四鎮十八州……亦皆本此志行之。詩意言若早用衛公廟算,則河、湟之復,豈待今日臨老而方見冠帶康衢之盛?此兩都父老所以垂淚也。……黨人之所以謗衛公者,所見無遠圖如是,故首舉韓、郭往事明之。和戎而非黷武,用重筆大書特節,所以表白衛公心跡。蓋兩黨爭執,實以此為一大事也。
以下總評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
程夢星曰:五章不倫不次,初讀殊不可解,及考義山平生出處,乃知五章各有所指,但不欲斥言其事與斥指其人,故以「漫成」二字目之,亦猶「無題」之意也……杜子美有《戲為六絕句》,論文章之正變,義山仿之,兼及身世,此即謂之義山小傳可也。
《玉溪生詩集箋注》
義山始受知彭陽,習為章奏,自幸師承可恃致身亨衢,豈知后為其子所棄哉!徒以章奏之學,操筆事人、故曰「唯觀對屬能」,非校文品之高下,深嘆此外之無能得益也。義山自負才華,不得內用,而绹以淺陋之胸,居文學禁密之職,豈非蒼蠅之亂晨雞耶?此首二兩章為令狐父子言之也。夫義山之一生淪落,以見棄于楚之子绹也;其見棄者,以其婿于茂元也。第三首為五篇之關鍵。「孫仲謀」比茂元兩世節鎮,著有戰功;「王右軍」自比。下二句似內悔,又似解嘲,愁憤固無如何矣。……茂元將材,衛國所任用者,故四五兩章則大白衛國任將運籌之勛,而恨讒口之無良。以衛國之相業、石雄之戰功,尚遭排斥,更何有廣于他人哉!此五篇之線索,而義山一生吃緊之篇章也。其體格則全仿老杜。
《玉溪生詩說》
較少陵諸絕,仍多婉態。專取神情,絕句之正體也。參入論宗,絕句之變體也。論宗而以神情出之,則變而不失其正者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