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點絳唇 其二 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宋·葉夢得)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點絳唇 其二 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宋·葉夢得)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
與誰同賞。
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
空惆悵。
少年豪放。
莫學衰翁樣。
評注
此詞作于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去任隱居吳興卞山時 ,為作者登臨卞山絕頂亭有感而發之作。
詞中抒發了作者歸居后既曠達超邁又不免孤寂惆悵的矛盾情懷。
起首一句徑直點題。危亭,《說文》:「危 ,在高而懼也。」此言亭之高,應題目的「絕頂」,絕頂亭就是因所在位置之高而命名。縹緲,隱隱約約,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見似不可見,應題目中的「小亭」。
第二句由亭而寫到人,應題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絕頂」,故登亭之人有在「千峰上」之感。
這年作者已經五十九歲,看來登上絕頂亭不會是一個人來 。從下文「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看,同登的應該還有他的兒輩,很可能是他的少子葉模。這個字還有它特殊的意義,表示出雖老而仍登此絕頂小亭的歡暢心情。
上片末兩句,「萬里」,喻其廣遠,指吳興以北直至淪陷了的中原地區 ,此時宋室南渡已八個年頭了。
「煙浪 」形容煙云如浪 ,與「萬里」相應。北望中原 ,煙霧迷茫,不知恢復在何日。「賞」字不只為了協韻 ,還含有預想失土恢復后登臨賞覽的意思在內。
「與誰同賞 」即沒有誰與之同賞 ,回應「 獨」字。「 獨在 」而推及「同賞」,「同賞」又感嘆「與誰」;歡快味的「賞」字與壓抑感的「獨」字連翩而來,表現了作者心中此時的復雜情緒。
過片兩句 ,可聯系詞人身世來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復中原萬里河山。年齡雖老,壯志未衰,「猶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強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閑居卞山 ,復出不知何日 ,獨自登臨送目,縱有豪情 ,也只能是「 空惆悵」。「空惆悵」三個字收住了「 天涯想」。而胸中熱情,又不甘心熄滅,便借吩咐隨侍的兒輩說 :「少年豪放 ,莫學衰翁樣。」這里的「 衰翁樣」指的是「空惆悵」,借「少年豪放」借回復到「天涯想」的豪情壯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與第二句的「笑談」二字相呼應,針線綿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