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宋·蘇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點絳唇(宋·蘇軾)
題注:一作秦觀詞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
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
山無數。
亂紅如雨。
不記來時路。
塵緣相誤。
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
山無數。
亂紅如雨。
不記來時路。
評注
此詞當為秦觀于謫徙途中所作。詞中借劉義慶《幽明錄》載劉晨、阮肇入天臺故事,隱寓向往仙境而天涯無路的苦境。
首二句本自《桃花源記 》的開篇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把人帶到一個優美的境界,這兒幾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在醉鄉,且是信流而行,這眼前一片春花爛漫的世界當是個偶然發現。一種愉悅的心情也就見于如此平淡的語言之外,而同時卻又有一陣深切的遺憾:「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塵緣」自是相對靈境而同時而言的,然而聯系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見此中另有所寄托。此處只說「塵緣相誤」,隱去塵緣的具體內容,便覺空靈蘊藉,詞情搖曳生姿。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卻鉤勒出一幅「斜陽外 ,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一般的黃昏景象。「千里」、「茫茫」尤給人天涯飄泊之感 。緊接一句「山無數 」,與「煙水茫茫」呼應,構成「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界,這就與上片「塵緣相誤」二句有了內在的聯絡 ,上下片意脈不斷 。值此迷惘之際 ,忽然風起茫落 ,只見「亂紅如雨」。一句一景,蟬聯而下,音節急促,恰狀出人情之危苦 。合起來,這幾句又造成一個山重水復、風起花落 、春歸酒醒、日暮途遠的渾成完整的意境。雖然沒有明寫欲歸之字,而欲歸之意在在皆是。結句卻又出人意外轉折出欲歸不得之意 :「不記來時路。」只說「不記」,卻使人感到其情蘊深,因為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備受壓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
詞之上片起筆寓情于景,境界清麗,接著忽而轉折,情辭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渾化無跡,景色慘淡,繼又景語淡出,情辭凄楚。全詞以輕柔優美的筆調開端,以景語情語的筆法收篇,寫來寓情于景,情蘊意深,委曲含蓄,耐人尋味。
首二句本自《桃花源記 》的開篇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把人帶到一個優美的境界,這兒幾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在醉鄉,且是信流而行,這眼前一片春花爛漫的世界當是個偶然發現。一種愉悅的心情也就見于如此平淡的語言之外,而同時卻又有一陣深切的遺憾:「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塵緣」自是相對靈境而同時而言的,然而聯系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見此中另有所寄托。此處只說「塵緣相誤」,隱去塵緣的具體內容,便覺空靈蘊藉,詞情搖曳生姿。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卻鉤勒出一幅「斜陽外 ,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一般的黃昏景象。「千里」、「茫茫」尤給人天涯飄泊之感 。緊接一句「山無數 」,與「煙水茫茫」呼應,構成「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界,這就與上片「塵緣相誤」二句有了內在的聯絡 ,上下片意脈不斷 。值此迷惘之際 ,忽然風起茫落 ,只見「亂紅如雨」。一句一景,蟬聯而下,音節急促,恰狀出人情之危苦 。合起來,這幾句又造成一個山重水復、風起花落 、春歸酒醒、日暮途遠的渾成完整的意境。雖然沒有明寫欲歸之字,而欲歸之意在在皆是。結句卻又出人意外轉折出欲歸不得之意 :「不記來時路。」只說「不記」,卻使人感到其情蘊深,因為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備受壓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
詞之上片起筆寓情于景,境界清麗,接著忽而轉折,情辭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渾化無跡,景色慘淡,繼又景語淡出,情辭凄楚。全詞以輕柔優美的筆調開端,以景語情語的筆法收篇,寫來寓情于景,情蘊意深,委曲含蓄,耐人尋味。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霜葉飛 晦聞南歸過訪,別七年矣。飄搖倦侶(清末民國初·陳洵)
- 霜葉飛 本意,用周清真韻(清·鄒祗謨)
- 霜葉飛 村居(清·曹貞吉)
- 霜葉飛 柑(清·龔翔麟)
- 霜葉飛 柳(民國末當代初·饒宗頤)
- 霜葉飛 毗陵客中聞老妓歌(宋·張炎)
- 霜葉飛 海上喜唔漚尹,用夢窗韻賦贈。時(清·王鵬運)
- 霜葉飛 澄江重九(近現代·詹安泰)
- 霜葉飛 生日,夢窗韻(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霜葉飛 用夢窗韻,送古微督學粵東(清末民國初·冒廣生)
- 霜葉飛 癭公屬賦玉霜簃(近現代末當代初·趙尊岳)
- 霜葉飛 秋暮過虧園,同次米賦(清末民國初·馮煦)
- 霜葉飛 秋櫪(清·蔣春霖)
- 霜葉飛 落葉用夢窗《九日》韻(清末民國初·陳寶琛)
- 霜葉飛 謁明陵用夢窗韻繼聲越作(近現代·胡士瑩)
- 霜葉飛 謁明陵用夢窗韻(近現代末當代初·徐震堮)
- 霜葉飛 賦落楓用夢窗韻(當代·王蟄堪)
- 霜葉飛 辛卯秋暮偕京中諸侶訪西山黃葉村,(當代·王蟄堪)
- 霜葉飛 重九早赴滬上(當代·石任之)
- 霜葉飛 重九用夢窗韻(清末近現代初·梁啟勛)
- 霜葉飛 重九登西歧山用周清真韻(清·杜文瀾)
- 霜葉飛 重九霍山登高,余以故不赴,賦此以(當代·王蟄堪)
- 霜葉飛 重九霜降,憑高念遠,以待制舊調寫(清末近現代初·周岸登)
- 霜葉飛 雄白執教蚌埠(近現代·沈軼劉)
- 霜葉飛 題君善祝發圖(明·沈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