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唐·劉長卿)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獻淮寧(一作寧淮)軍節度使李相公(唐·劉長卿)
七言律詩 押元韻
七言律詩 押元韻
題注:一作淮西將李中丞,又作獻南平王
建牙吹角不聞①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家散萬金酬士死②,身留③一劍答君恩。
漁陽老將多回席,魯國諸生半在門。
白馬翩翩春草細④,郊原⑤西去獵平原。
家散萬金酬士死②,身留③一劍答君恩。
漁陽老將多回席,魯國諸生半在門。
白馬翩翩春草細④,郊原⑤西去獵平原。
評注
《批點唐詩正聲》:
投獻中之絕佳律,如此詩豈不選?將帥閫外之尊、英俠之氣,盡此一律,佳佳。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文房詩閑雅,時帶細弱,獨此有力。一結渾然。
《批選唐詩》:雄而雅,渾而清。
《唐詩歸》:鐘云:二語有本領,不是一味豪壯(「家散萬金」二句下)。
《唐詩鏡》:如此等,覺馀韻渺絕,詩之佳處在一嘆三詠之間。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豪健閑雅,中唐第一首,王、李、少陵何能多讓!次聯雄壯,劉會盂所謂「國爾忘家」也。寫出真豪俠、真忠勇。陳繼儒曰:韻度珊珊,自成異響,皮相者大去。通篇雄渾慷慨,章局調法依然盛掛規矱。
《唐詩評選》:帶結,但用本色,自爾煙波。
《唐詩歸折衷》:吳敬夫云:生氣奕奕(「身留一劍」句下)。唐云:閑雅中有雄渾氣,盛唐人無此結。吳敬夫云:結有風神(末句下)。唐云:文房七律,秀雅清新,骨力欠勁,堪入盛唐者獨此。于鱗尚氣骨而失之,可稱皮相。
《唐詩摘鈔》:妙在七句宕開寫景,全首為之生動。
《唐律偶評》:落句用李廣事。全篇極寫先貴而后賤,昔富而今貧,失勢無聊之意而了無痕跡,讀之但見其壯麗而已。不用霸陵,卻用茂陵,詩家移換手段使人不覺。
《唐詩成法》:雄壯難,雄壯而清利更難。結得閑雅有遠神。
《唐七律雋》:氣韻高老,筆力復遒勁,當在高、岑之上。文房七律精到處,可與盛唐諸公爭雄,不止五言稱「長城」而已。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只是道地。何義門:全篇極寫失勢無聊之狀,讀者但見其壯麗也。落句了不覺為敗興語。紀昀:綽有風格。
《昭昧詹言》:起先寫一句,奇警突兀妙極。或疑次句不稱。先君云:「若第二句再濃,通篇何以運掉。」樹謂:非但已也,此第二句,乃是敘點交代題面本事主句。文理一定,斷不可少。所謂安身立命處也。中二聯分賦,敘其忠悃聲望、高華偉麗。結句人妙。言外多少馀味不盡,所謂言在此而意寄于彼,興在象外。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毗陵郡齋追憶鄉味(宋·楊萬里)
- 毗陵重遇宋鴻生次韻(明末清初·陳子升)
- 毗陵驛曉發(清·莊德芬)
- 毗陵驛(清·金學蓮)
-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凡依韻答之(宋·孫應時)
- 毗陵,孔道也。壬辰之冬,孟瀆三河大工未已(清·姚瑩)
- 斃驢(唐·李洞)
- 毛東鎮過高峣同宿作人名詩(明·楊慎)
- 毛義檄(清·張廷壽)
- 毛會侯小影(明末清初·陳恭尹)
-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宋·方逢振)
- 毛伯玉點易洞(明·楊慎)
- 毛侍御仁甫幽居(明·謝榛)
- 毛公丹井壽徐宗文(明·徐庸)
- 毛公壇福地(宋·范成大)
- 毛公壇(元·張雨)
- 毛公壇(唐·白居易)
- 毛公壇(宋·陳舜俞)
- 毛公壇(明·王世貞)
- 毛公壇(明·葛一龍)
- 毛公壇(明·高啟)
- 毛友泉送酒(明·邱云霄)
- 毛君寶秘校將出京示予詩因以答之(宋·梅堯臣)
- 毛君惠溫柑荔支二絕(宋·蘇轍)
- 毛園萃芳亭與沈中白丘月渚同賦(明·楊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