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顧先生祠呈同集諸君子(清·左宗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京師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顧先生祠呈同集諸君子(清·左宗植)
有明三百年,賢哲邁前世。
惟有經學衰,末流益虛偽。
侈口談性道,枵腹薄經濟。
人才日猥下,國步遂陵替。
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
風雨自難鳴,松柏抗寒歲。
著述綜百家,貫穿天人際。
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
楊王固不論,國朝亦少二。
閻毛猶屈強,江戴乃孤詣。
斯文何漢宋,通儒自無蔽。
學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議。
潛邱五十條,譎觚六七事。
音學亦一端,汀芒詎為累。
學途有戈矛,曠世一感喟。
尼父當衰周,微管筆袖詞。
諸葛佐孱蜀,申韓亦可師。
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識時。
明祚昔云季,綱維久陵遲。
籌兵無嚴城,措餉竭九釐。
薦紳斗門戶,坐視鼎社移。
東南踵敝化,魯戈詎能揮。
先生丁橫流,蒿目時事非。
風尚許六代,富強獎秦隨。
大聲而疾呼,用援溺救饑。
事云竟何及,或為異代資。
海運終見行,場鹽必改規。
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時宜。
事有窮乃變,賢者早見之。
迂緩與雜伯,可笑忘詆諆。
惟有經學衰,末流益虛偽。
侈口談性道,枵腹薄經濟。
人才日猥下,國步遂陵替。
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
風雨自難鳴,松柏抗寒歲。
著述綜百家,貫穿天人際。
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
楊王固不論,國朝亦少二。
閻毛猶屈強,江戴乃孤詣。
斯文何漢宋,通儒自無蔽。
學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議。
潛邱五十條,譎觚六七事。
音學亦一端,汀芒詎為累。
學途有戈矛,曠世一感喟。
尼父當衰周,微管筆袖詞。
諸葛佐孱蜀,申韓亦可師。
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識時。
明祚昔云季,綱維久陵遲。
籌兵無嚴城,措餉竭九釐。
薦紳斗門戶,坐視鼎社移。
東南踵敝化,魯戈詎能揮。
先生丁橫流,蒿目時事非。
風尚許六代,富強獎秦隨。
大聲而疾呼,用援溺救饑。
事云竟何及,或為異代資。
海運終見行,場鹽必改規。
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時宜。
事有窮乃變,賢者早見之。
迂緩與雜伯,可笑忘詆諆。
其二(清·左宗植)
吾鄉王先生,忠孝乃天寵。
間關寇賊中,埋名落徭峒。
計脫父與兄,艱危見智勇。
隆武頹殘曦,薇蕨采荒茸。
樓居三十年,著書七十種。
學派得橫渠,故訓翼鄭孔。
微言大義炳,百世蓍蔡奉。
余論斥天主,眥裂始作俑。
圣朝采遺書,鑿楹出圭珙。
余者三百卷,捃束委塵塕。
雕版未能半,望蜀財得隴。
先生與船山,著述間伯仲。
所嗟生并世,姓字不相誦。
九京如可作,道誼金石重。
詎待歌滄浪,魂夢勞傾動。
間關寇賊中,埋名落徭峒。
計脫父與兄,艱危見智勇。
隆武頹殘曦,薇蕨采荒茸。
樓居三十年,著書七十種。
學派得橫渠,故訓翼鄭孔。
微言大義炳,百世蓍蔡奉。
余論斥天主,眥裂始作俑。
圣朝采遺書,鑿楹出圭珙。
余者三百卷,捃束委塵塕。
雕版未能半,望蜀財得隴。
先生與船山,著述間伯仲。
所嗟生并世,姓字不相誦。
九京如可作,道誼金石重。
詎待歌滄浪,魂夢勞傾動。
其三(清·左宗植)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氣爽。
雅游從群賢,載酒謁遺像。
平生書局隨,席間劣函丈。
華檐芘髡緇,藻井護龍象。
尚德抑虛無,后死有吾黨。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曠。
繄賴張與何,祠構事草創。
青紅壞壁側,三楹位東向。
羅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長。
精神感冥漠,靈魄接惝恍。
想見兩度游,白發倚筇杖。
將身王尼車,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慘澹舊京唱。
空余兩髯叟,舊識孤鶴狀。
盡日號西風,寒濤送悲壯。
雅游從群賢,載酒謁遺像。
平生書局隨,席間劣函丈。
華檐芘髡緇,藻井護龍象。
尚德抑虛無,后死有吾黨。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曠。
繄賴張與何,祠構事草創。
青紅壞壁側,三楹位東向。
羅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長。
精神感冥漠,靈魄接惝恍。
想見兩度游,白發倚筇杖。
將身王尼車,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慘澹舊京唱。
空余兩髯叟,舊識孤鶴狀。
盡日號西風,寒濤送悲壯。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元·郝經)
- 三江亭觀雪(宋·范成大)
- 三江亭(宋·潘良貴)
- 三江亭(宋·蔣璿)
- 三江亭(宋·顧文)
- 三江兄命題貂蟬(當代·張力夫)
- 三江兄來京小聚席間論及詩事時事皆無不愜遂(當代·李映斌)
- 三江兄來京席間憶及涼山限體分韻得頭字(當代·張力夫)
- 三江兄遠寄臍橙賦此以謝(當代·吳金水)
- 三江口望京闕(元末明初·張羽)
- 三江口過舟時方四鼓(宋·岳珂)
- 三江口(宋·周端朝)
- 三江小渡(宋·楊萬里)
- 三江斗門(宋·陳起)
- 三江曉渡(宋·程公許)
- 三江晚泊二首(明·林光)
- 三江毛尚書致仕歸姑蘇留別次韻(明·黃佐)
- 三江漁樵卷(明·莊昶)
- 三江生態農莊(當代·徐平)
- 三江石潭寄和天津曉發詩且得十月初報次韻(明·顧清)
- 三江祠戲贈二首(元·呂誠)
- 三江舟中大醉作(宋·陸游)
- 三江行(當代·李映斌)
- 三江詩約嘗酒次韻(明·顧清)
- 三江閘(清·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