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松山觀察以皇恩只許住三年為韻(清·余文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留別松山觀察以皇恩只許住三年為韻(清·余文儀)
押陽韻
押陽韻
題注:此詩收于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
憶昔長安道,同時侍玉皇。
公方翔鳳閣,予謬含雞香。
公才簡帝心,捧檄來閩疆。
予亦銜命出,連鑣共一方。
長溪接三山,燈火每相望(江寶釵編校)。
公方翔鳳閣,予謬含雞香。
公才簡帝心,捧檄來閩疆。
予亦銜命出,連鑣共一方。
長溪接三山,燈火每相望(江寶釵編校)。
其二(清·余文儀)
押元韻
押元韻
三山領十郡,公政惟春暄。
愧予持布鼓,安敢擬雷門。
慮囚參末議,稍稍窺籬樊。
左提復右挈,卵翼感殊恩。
正期侍顏色,朝命移朱幡(江寶釵編校)。
愧予持布鼓,安敢擬雷門。
慮囚參末議,稍稍窺籬樊。
左提復右挈,卵翼感殊恩。
正期侍顏色,朝命移朱幡(江寶釵編校)。
其三(清·余文儀)
朱幡出東寧,未至民先喜。
東寧本荒服,伏莽多虎兕。
吏黠營奸私,荊蓁欺蘭芷。
下車公毅然,為水不如火①。
期月風肅清,千里歌樂只(江寶釵編校)。
東寧本荒服,伏莽多虎兕。
吏黠營奸私,荊蓁欺蘭芷。
下車公毅然,為水不如火①。
期月風肅清,千里歌樂只(江寶釵編校)。
其四(清·余文儀)
三載政大成,青草生囹圄。
受代及瓜期,承乏適命予。
竭蹶步后塵,魯直公獨許。
不惜屈天潢,謂予長馬齒。
告予舊政教,相勖敦古處(江寶釵編校)。
受代及瓜期,承乏適命予。
竭蹶步后塵,魯直公獨許。
不惜屈天潢,謂予長馬齒。
告予舊政教,相勖敦古處(江寶釵編校)。
其五(清·余文儀)
押遇韻
押遇韻
送公往朝天,公去予獨住。
坐公政事堂,尺寸守公度。
寬猛本相濟,非敢妄攀附。
撫公舊松桂,復思新雨露。
郵傳秉節回,雙旌喜重渡(江寶釵編校)。
坐公政事堂,尺寸守公度。
寬猛本相濟,非敢妄攀附。
撫公舊松桂,復思新雨露。
郵傳秉節回,雙旌喜重渡(江寶釵編校)。
其六(清·余文儀)
押覃韻
押覃韻
村社久巡歷,風土公素諳。
立①馬迎前騶,呼聲樂且湛。
公治推至誠,風雨皆和甘。
予惟謹受教,舉一思反三。
獨搔舊頭顱,顧影殊自慚(江寶釵編校)。
立①馬迎前騶,呼聲樂且湛。
公治推至誠,風雨皆和甘。
予惟謹受教,舉一思反三。
獨搔舊頭顱,顧影殊自慚(江寶釵編校)。
其七(清·余文儀)
押先韻
押先韻
白日去鼎鼎,青鬢換華顛。
政績無可紀,素餐年復年。
君恩許放歸,山足尚輕便。
布衣款戟門,重申舊纏綿。
愿公崇令德,報國仗大賢(江寶釵編校)。
政績無可紀,素餐年復年。
君恩許放歸,山足尚輕便。
布衣款戟門,重申舊纏綿。
愿公崇令德,報國仗大賢(江寶釵編校)。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李柔得道士(宋·陸佃)
- 贈李梅仙談命(宋·何夢桂)
- 贈李森幞頭(宋·姚勉)
- 贈李植公行樂圖二首(明末清初·陳恭尹)
- 贈李次仲致政(宋·曹勛)
- 贈李次青司馬用吳子序編修韻(清·劉蓉)
- 贈李正甫(元·楊弘道)
- 贈李武曾灌園(明末清初·屈大均)
- 贈李沔陽二首(明·李夢陽)
- 贈李源白金吾(清·錢澄之)
- 贈李溟秀才(唐·棲白)
- 贈李煙客(明·李孫宸)
- 贈李熊先輩二首(宋·強至)
- 贈李獻吉三首(明·何景明)
- 贈李玉完侍御督學四首(明·董其昌)
- 贈李生北上(明·歐大章)
- 贈李生歸覲(明·吳與弼)
- 贈李生言恭(明·王世貞)
- 贈李生(明·僧天祥)
- 贈李甥思本(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贈李用之(宋·種道人)
- 贈李白子佺(明·薛始亨)
- 贈李白(唐·杜甫)
- 贈李白(唐·杜甫)
- 贈李皞如比部謫理彰德(明·李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