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絲行(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白絲行(唐·杜甫)
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
象(一作牙)床玉手亂殷紅,萬草千花動凝碧。
已悲素質隨時染(一作改),裂下鳴機色相射。
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
春天衣著為君舞,蛺蝶飛來黃鸝語。
落絮游絲亦有情,隨風照日宜(一作疑)輕舉。
香汗輕(一作清)塵污顏色①,開新合故置何(一作相)許。
君不見才(一作志)士汲引難,恐懼棄捐忍羈旅。
象(一作牙)床玉手亂殷紅,萬草千花動凝碧。
已悲素質隨時染(一作改),裂下鳴機色相射。
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
春天衣著為君舞,蛺蝶飛來黃鸝語。
落絮游絲亦有情,隨風照日宜(一作疑)輕舉。
香汗輕(一作清)塵污顏色①,開新合故置何(一作相)許。
君不見才(一作志)士汲引難,恐懼棄捐忍羈旅。
評注
《杜臆》:
此詩本墨子悲絲來。……「不須白」就世情立論,乃憤激語。下云「隨時染」、「色相射」、「污顏色」,脈理相貫。士得時則媸亦成妍,故云「滅盡針線跡」;依附者眾,故云「蛺蝶飛來黃鸝語」。此一段造語妍麗,與《舟前看落花》詩相似。束語自道,具見品格。
《杜詩詳注》:此見繰絲而托興,正意在篇末。上段有踵事增華之意……下段有厭故喜新之感。
《義門讀書記》:極其眩耀,而后折之(「落絮游絲」二句下)。
《唐詩別裁》:渲染之馀,即棄捐之漸。抱才之士所以甘忍羈旅也。
《杜詩鏡銓》:全首托興,正意只結處一點。邵云:得梁、陳樂府之遺。蔣云:寫妙技,不覺寫入自家話,微乎其微。慧心香口,直似飛卿;公詩真無所不有。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謬掌堂事四越月頗厭煩勞喜得憲長京還交代有(明·蘇葵)
- 譚與人過訪舟次因留小酌遂拉同舟(明·李之世)
- 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宋·曹彥約)
- 譚從事少明往游中宿見過話別索贈賦此(明·李英)
- 譚俊明雪中見訪從而乞米(宋·戴復古)
- 譚兌子以檳榔皮制鞋遺余謝之(明·釋今無)
- 譚公博文邀赴興安盟采風二首(當代·張力夫)
- 譚公府中為裴鏡民語(隋·無名氏)
- 譚劉二子過賞牡丹二首(明·李夢陽)
- 譚勉翁詩章老夫所畏而以能問于不能此殊不可(宋·唐庚)
- 譚南恩見過(宋·韓淲)
- 譚博文先生哀挽(當代·張力夫)
- 譚嗣同廟(當代·吳金水)
- 譚大夫挽詞(明·陶益)
- 譚大行冊封周府便道歸五羊為封公壽事竣還朝(明·歐必元)
- 譚太學以春明赴選其諸子于先冬十月開宴為壽(明·盧龍云)
- 譚子池(唐·郭周藩)
- 譚守約陳漕林宰同游南巖得問字(宋·韓淲)
- 譚家庵(明·釋函可)
- 譚山人過草堂有贈(明·龐尚鵬)
- 譚廣文練江相見走筆為贈(明·董其昌)
- 譚彥楨比部新得貤封以使事還里(明·盧龍云)
- 譚德稱楊商卿父子送余自成都合江亭相從至瀘(宋·范成大)
- 譚母壽歌(明·區大相)
- 譚永明中秋枉顧談時事因及高堂白發感而賦此(明·龐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