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唐·王昌齡)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從軍行七首(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題注:一作相和歌辭 從軍行 二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①海風秋。
更吹羌②笛關山月,無那③金閨萬里愁。
更吹羌②笛關山月,無那③金閨萬里愁。
評注
《唐詩絕句類選》:
桂天祥曰:起處壯逸,斷句傷神。
《唐詩鏡》:「烽火城西百尺樓」一絕,「黃昏獨坐」一絕,「海風秋」一絕,「更吹羌笛關山月」一絕,「無那金閨萬里愁」一絕,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 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唐詩摘鈔》:當黃昏蝕坐之時,鄉思已自「無那」,豈意羌笛更吹山《關山月》之曲,聞之使人倍難為情矣。
《增訂唐詩摘鈔》:已之愁從金閨之愁襯出,便為情深。
《唐詩箋注》:曰「更吹」,曰「無那」,形出黃昏獨七之情,極纏綿悱惻。
《詩法易簡錄》: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無以慰閨中之思已,正深于思家者。
《唐賢清雅集》:氣骨高古,末轉從金閨說邊思,兩面俱到,妙。只有輕筆,便有馀味。
《養一齋詩話》:詩之妙,全以先天神運,不在后天跡象。如王龍標「烽火城西百尺樓」云云。此詩前二句便是笛聲之神,不至「更吹羌笛」句矣。
《王闿運手批唐詩選》:高響,是絕句正格。
《詩境淺說續編》:詩之佳處,在末句「無那」二字,用提筆以結全篇。海風山月,都化綺愁矣。
《唐詩鑒賞辭典》: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 無那①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系。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復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游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于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征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游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于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后一句。這一縷笛聲,對于「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現征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歸又不得歸的結果。這一曲筆,把征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注〕①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
(張燕瑾)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復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于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云:「《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么,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么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嘆?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嘆。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贊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里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于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后,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蕩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里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于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周嘯天)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斗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劉學鍇)
更吹羌笛關山月, 無那①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系。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復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游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于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征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游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于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后一句。這一縷笛聲,對于「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現征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歸又不得歸的結果。這一曲筆,把征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注〕①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
(張燕瑾)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復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于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云:「《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么,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么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嘆?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嘆。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贊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里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于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后,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蕩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里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于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周嘯天)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斗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劉學鍇)
其二(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題注:一作相和歌辭 從軍行 三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①別情。
撩亂邊愁聽②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撩亂邊愁聽②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評注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總是」二字轉接得有力。忽說月妙。
《唐詩解》:末句景中含情,更慘。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奇想層出。周敬曰:意調酸楚。
《唐詩摘鈔》:前首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后。當觀其變調。
《增訂唐詩摘鈔》:首句言琵琶當起舞時換新聲也,是縮脈句法。下「總是」字,見得非獨于琵琶也,故三句云「聽不盡」。聽已不堪,況所見又是秋月,其愁為何如乎?末句是進步法。
《唐賢三昧集箋注》:有凄絕之音。
《唐詩箋注》:跟上首來,故曰「換」、曰「總是關山離別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說。「繚亂邊愁」而結之以「聽不盡」三字,下無語可續,言情已到盡頭處矣。「高高秋月照氏城」,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詩之最上乘也。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首第二句已斬絕矣,第三句轉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嘆其妙。
《湘綺樓說詩》:此篇聲調高響,明七子皆為之時不厭人意者。
《王闿運手批唐詩選》:以「新」、「舊」二字相起,有無限情韻,俗本作「離別」,便索然矣。
《唐人絕句精華》:第二首琵琶之新聲,亦撩人之怨曲,滿腹離緒之人何堪聽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寫月,正以見邊愁不盡者,對此「高高秋月」但「照長城」,愈覺難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實相連,此之謂暗接。
其三(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陽韻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題注:(一作回軍行)。(一作李益詩)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其四(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刪韻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題注:一作相和歌辭 從軍行 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①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②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②不還。
評注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李夢陽曰:語亦悲壯。
《唐詩別裁》: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香,倍有意味。
《唐詩箋注》:玉關在望,生入無由,青海雪山,黃沙百戰,悲從軍之多苦,冀克敵以何年。「不破樓蘭終不還」、憤激之詞也。
《唐賢清雅集》:清而莊,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詩境淺說續編》:首二句乃逆挽法,從青海回望孤城,見去國之遠也。后二句謂確斗無前,黃沙可戰,金甲都穿,見勝概英風。
《詩式》:首句長云迷漫,雪山亦暗,有不甚明見之意。二句惟見有孤城,遙而望之,系玉門關云,起勢遠甚。三句在黃沙之地已經百戰,終穿上金甲,轉得突兀。四句不破樓蘭不還,如順流之舟矣,結句壯甚。
《唐人絕句精華》:第三首又換一意,寫思歸之情而曰「不破樓蘭終不還」,用一「終」字而使人讀之凄然。蓋「終不還」者,終不得還也,連上句金甲著穿觀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為思破敵立功而歸,則非詩人之本意矣。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 這是一首氣魄宏偉的邊塞詩。青海湖上烏云密布,皚皚雪山頓時變暗,戰士在塞外孤城上還想望著遙遠的玉門關。在黃沙漫漫的戰場上,他們雖然身經百戰,鎧甲磨穿,但不打敗敵人是決不回鄉的。
青海 : 指青海湖。
穿 : 磨破。
金甲 : 鎧甲的美稱。
樓蘭 : 漢代西域國名,這里借指敵人。
青海 : 指青海湖。
穿 : 磨破。
金甲 : 鎧甲的美稱。
樓蘭 : 漢代西域國名,這里借指敵人。
其五(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元韻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捲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評注
《唐詩解》:
江寧《從軍》諸首,大都戍卒旅情,獨此有獻凱意。亦樂府所不可少。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戰捷凱歌之詞。末即殲厥巨魁之意,謂大寇既擒,馀不足論矣。橫逸之氣,壯烈之志,合并而出。旲山民曰:健。陸士鈮曰:跌宕。
《詩式》:首句大漠之鄉,風塵迷霾,日色欲昏,蓋已近暮天。先寫塞外情境,此為凌空盤旋起法。二句言風起塵揚,紅旗難以全張,故半卷也。出轅門,出戰也。前軍所指,連夜接戰,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渾。曰「前軍」,則全軍尚未齊至。曰「已報」、有不待全軍至而己獲勝者。「夜」字應上「昏」字,「已報」應上「前軍」二字。
《詩境淺說續編》:此詩總結前數章,故言掃老上之庭,飲黃龍之府,以告武成。為塞下曲之凄調悲歌別開面目也。
《唐人絕句精華》:第四首但寫邊軍戰勝之事。
以下總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龍標《從軍》諸篇,靜摹動勘,順吐逆吸,真有脈可按、無跡可象者。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從軍》諸作,皆盛唐高調,極爽朗,卻無一直致語。
《詩式》:自第一至第四章(按即此所選四首),章法要自井然。[品]雄渾。
其六(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寒韻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引用典故:刺樓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①。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①。
其七(唐·王昌齡)
七言絕句 押冬韻
七言絕句 押冬韻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人之蜀郡守(明·王稱)
- 送人之蜀(宋·釋文珦)
- 送人之行在(宋末元初·鄭思肖)
- 送人之衡州(清·楊靖)
- 送人之西澗山長(元·吳當)
- 送人之越(明·王汝玉)
- 送人之軋溪兼簡王十二秀才(元末明初·郯韶)
- 送人之邊(明·徐熥)
- 送人之遼陽(明·區大相)
- 送人之鄧城(宋·李復)
- 送人之郁林二首(明·鄭善夫)
- 送人之金剛山(明·成石磷)
- 送人之金陵答贈張質夫(元·黃清老)
- 送人之金陵(元·善住)
- 送人之金陵(元·善住)
- 送人之金陵(元·薩都剌)
- 送人之金陵(宋·周文璞)
- 送人之金陵(明·童冀)
- 送人之長沙(明·陳價夫)
- 送人之陜西(明·李賢(原德))
- 送人之雷州(明·沈一貫)
- 送人之靖州從軍(元·貢性之)
- 送人之高郵教職(明·曹義)
- 送人之黔中(明·胡應麟)
- 送人二首(元·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