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渡(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白沙渡(屬劍州)(唐·杜甫)
押翰韻
押翰韻
畏途隨長江(即嘉陵江),渡口下絕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
迥(一作翛)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嵚崟(一作岑),洪濤越凌亂。
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
迥(一作翛)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嵚崟(一作岑),洪濤越凌亂。
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評注
《杜詩詳注》:
此記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馬鳴猿嘯,此記所聞;水石沙灘,此記所見。對境爽心,故覺愁洗而病散。
《義門讀書記》:層次無一字不工細。「洗愁辛」反對「畏途」(「迥然」句下)。「攬轡」不漏我馬,「復三嘆」則前途仍可畏也。退之《示張籍詩》,乃規仿此篇,聯為長篇,不露痕跡耳。
《讀杜心解》:此寫江景極可悅。而首言「畏途」,末言「三嘆」,中以「洗愁辛」三字挑起兩頭,饒有別趣。「天寒荒野」六句入畫。
《杜詩鏡銓》:六句入畫(「畏途」六句下)。張上若云:一渡分作三層寫,法密心細。此首是晝渡,下首(按指《水會渡》)是夜渡。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節婦鄭氏詩(清·李欽文)
- 節婦鄭氏詩(清·林華昌)
- 節婦鄭氏詩(清·王敏政)
- 節婦鄭氏詩(清·鄭鳳庭)
- 節婦鄭氏詩(清·鄭應球)
- 節婦鄭氏詩(清·鄭煥文)
- 節婦鄭氏詩(清·陸登選)
- 節婦鄭氏詩(清·陳圣彪)
- 節婦(明·莊昶)
- 節孝堂為開封程用和賦(明·劉溥)
- 節孝處士徐先生(宋·晁說之)
- 節孝徽音卷為李隱君裕培賦(明·李英)
- 節孝蕭母陳太君者吾臺之苗栗人也苑里蔡啟運(清末民國初·施士潔)
- 節孝詩為友人鐘勚公林太孺人作(明末清初·張穆)
- 節壽卷賀鐘粵江母八十一(明·區越)
- 節壽慶陳母唐孺人(明·王弘誨)
- 節壽篇為謝大行壽母(明·李孫宸)
- 節壽篇(明·袁宏道)
- 節壽詩為鄧主事錫禮伯祖母湯太孺人八秩初度(清·戴亨)
- 節師見予九日詩寄語曰豈忘庚戌重九耶何詩中(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節度宣武酬樂天夢得(唐·令狐楚)
- 節庵倪先生以經學教于鄉既成其子進賢舉進士(明·程敏政)
- 節庵歸自焦山屬為海西庵僧慧松寫詩因作此(清末民國初·瞿鴻禨)
- 節庵來江南久不見作長句代簡并訊叔嶠三丈(清·林旭)
- 節庵自梁格莊以崇陵祭馀羊果見餉感賦(清末民國初·陳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