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魏晉·曹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白馬篇(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評注
⑴本篇是《雜曲歌齊瑟行》歌辭,又作《游俠篇》,因其所寫的是邊塞游俠 的忠勇。作者平素也有「捐疆赴難,視死如歸」的抱負和從軍出塞的經驗,寫 游俠也可能是自況。 ⑵幽并:兩州名,就是今河北省、山西省和陜西省的一 部份地方,是古來出勇俠人物較多的區域。 ⑶揚聲:即「揚名」。垂:即 「陲」,邊遠的地區。 ⑷楛:木名,莖可以做箭桿。 ⑸控弦:拉弓。左的: 左方的射擊目標。 ⑹月支:射帖(箭靶之類)的名稱,又名素支。 ⑺猱: 動物名,猿類,體矮小,尾作金色,攀緣樹木極其輕捷,上下如飛。 ⑻散: 碎裂、摧毀。馬蹄:也是射帖名。 ⑼剽:輕快。螭(音癡):傳說中的動物 名,如龍而黃。 ⑽檄:用于征召的文書,寫在一尺二寸長的木簡上。上插羽 毛表示緊急就叫做「羽檄」。 ⑾鮮卑:東胡種族,東漢末成為北方強族。 ⑿懷:猶「惜」。
【品評】
在這首詩中,曹植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超、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 惜犧牲生命的游俠少年形象,借以抒發自己的報國激情。詩歌的風格雄放,氣 氛熱烈,語言精美,稱得上是情調兼勝。
詩歌的起首即用「連翩西北馳」的畫面形象地傳達出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關于「幽井游俠兒」的一大段文字,極盡繪聲繪色之能事,寫出他的颯 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藝,筆墨之間沸騰著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緒。這位身手不凡的 缸馬少年「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大有顧盼間強虜灰飛煙滅的豪邁氣概。
詩人不僅以激情的筆調寫出了白馬少年的英雄行為,而且以精湛的語言揭 示了人物的愛國精神。詩歌的最后幾句,道出了白馬少年的思想底蘊和壯烈情 懷,音哀氣壯,聲沉調遠,大有易水悲歌的遺韻。詩歌采用了倒敘、補敘的手 法。詩歌以「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突兀而起,又以「借問誰家子」十二 句來補敘「西北馳」的原因。繼而又倒敘「名編壯士籍」、告別家人時的心情; 最后策馬「赴國難」的一幕則與開首重合。如此章法,象電影中的「閃回」, 使白馬英雄的形象漸次深化,憂國去家,捐軀濟難的主題則得到鮮明突出的表 現。
【品評】
在這首詩中,曹植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超、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 惜犧牲生命的游俠少年形象,借以抒發自己的報國激情。詩歌的風格雄放,氣 氛熱烈,語言精美,稱得上是情調兼勝。
詩歌的起首即用「連翩西北馳」的畫面形象地傳達出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關于「幽井游俠兒」的一大段文字,極盡繪聲繪色之能事,寫出他的颯 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藝,筆墨之間沸騰著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緒。這位身手不凡的 缸馬少年「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大有顧盼間強虜灰飛煙滅的豪邁氣概。
詩人不僅以激情的筆調寫出了白馬少年的英雄行為,而且以精湛的語言揭 示了人物的愛國精神。詩歌的最后幾句,道出了白馬少年的思想底蘊和壯烈情 懷,音哀氣壯,聲沉調遠,大有易水悲歌的遺韻。詩歌采用了倒敘、補敘的手 法。詩歌以「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突兀而起,又以「借問誰家子」十二 句來補敘「西北馳」的原因。繼而又倒敘「名編壯士籍」、告別家人時的心情; 最后策馬「赴國難」的一幕則與開首重合。如此章法,象電影中的「閃回」, 使白馬英雄的形象漸次深化,憂國去家,捐軀濟難的主題則得到鮮明突出的表 現。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季秋七日過烏蠻灘謁伏波祠(明·郭之奇)
- 季秋之五日承諸族父過賞菊梅分賦(明末清初·屈大均)
- 季秋侍宴中闕與諸公憩學士院作(宋·宋庠)
- 季秋偕雪堂同同人重游臥佛寺(清·恩錫)
- 季秋入城郡人迎鮑王有感(宋·陳著)
- 季秋八日發博羅數里許風雨大作因偕同游葉大(明·林大春)
- 季秋初七夜登舟留別重闈(清·王嗣暉)
- 季秋十三日領敕恭紀(明·郭之奇)
- 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宋·宋祁)
- 季秋同李鄧二明府俞山人尋靈隱故址作(明·胡應麟)
- 季秋寓羊城批驗所行坐水亭中偶得黃紫溪書知(明·區越)
- 季秋已寒節令頗正喜而有賦(宋·陸游)
- 季秋廿八日與馮南江諸公飲張鶴仙宅二首(明·孫承恩)
- 季秋敵陷孝豐城塢中有寄(近現代·吳壽彭)
- 季秋既望吾族子侄以老人會于我家名曰燕老集(宋·陳著)
- 季秋曉出題山光寺(宋·宋庠)
- 季秋晦日同賈汝誠陳伯化張和卿崔德卿周之禎(明·歐大任)
- 季秋晦日暫厝五節百宜山中作秋招詩五首(明·郭之奇)
- 季秋望后一日同僚友登岱(明·查煥)
- 季秋江村(唐·杜甫)
- 季秋王公武約游上方山(清·李仙根)
- 季秋環南山東湖游三次夏老堯夫韻(當代·陳忠平)
- 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唐·杜甫)
- 季秋觀海詩(隋·楊廣)
- 季章命賦周益公府雙頭蓮蓋太守所送者(宋·程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