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采石磯(清·洪繻)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眺采石磯(清·洪繻)
題注:作者注:「十一夜。」
赤城云霞起層嶠,采石青山最佳峭。
中有錦袍謫仙居,外有韎韐將軍廟①。
臨江作步②如虹懸,長江渺渺波浸天。
群峰插岸相后先③,艨艟銜尾舳艫旋。
青綠云山掛眼前,此時此景誰能遷。
所恨兵來多渡此,戰爭間續三千年。
東吳南朝迄南宋,常開平又奮戈船。
毓麟堂下馀廢壘,然犀渚上生寒煙。
此時采石黯無色,迄今何幸留清妍。
彭楊水師靖湖海,采石江邊祠堂在。
何如長庚捉月亭,魂魄山川④長不改。
嘗聞蕭尺木,曾畫李白樓。
匡廬衡岳落素壁,東岱西蜀連云浮⑤。
此景足助青山色,此畫青山留不得。
惟馀赭岸⑦蘸橫江⑥,永與青山障采石。
我來無事溯江行,一棹長風萬里輕。
船頭已向蟂磯去,船后才從牛渚經。
何當待月清秋夜,
中有錦袍謫仙居,外有韎韐將軍廟①。
臨江作步②如虹懸,長江渺渺波浸天。
群峰插岸相后先③,艨艟銜尾舳艫旋。
青綠云山掛眼前,此時此景誰能遷。
所恨兵來多渡此,戰爭間續三千年。
東吳南朝迄南宋,常開平又奮戈船。
毓麟堂下馀廢壘,然犀渚上生寒煙。
此時采石黯無色,迄今何幸留清妍。
彭楊水師靖湖海,采石江邊祠堂在。
何如長庚捉月亭,魂魄山川④長不改。
嘗聞蕭尺木,曾畫李白樓。
匡廬衡岳落素壁,東岱西蜀連云浮⑤。
此景足助青山色,此畫青山留不得。
惟馀赭岸⑦蘸橫江⑥,永與青山障采石。
我來無事溯江行,一棹長風萬里輕。
船頭已向蟂磯去,船后才從牛渚經。
何當待月清秋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九月初八日(宋末元初·方回)
- 九月初六日客報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盡吾家(宋末元初·方回)
- 九月初六日寄懷劉石香二首(清末民國初·方仁淵)
- 九月初六日雨中讀陶集(清末近現代初·黃節)
- 九月初十夕(明末清初·屈大均)
-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絕(宋·劉克莊)
- 九月初十日山房午睡恍見梅枝已吐白矣驚喜而(宋·舒岳祥)
- 九月初吉永嘉蘇太古同游金華洞夜宿鹿田寺用(宋·金履祥)
- 九月初四日分韻得然字(宋·徐璣)
- 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宋末元初·方回)
- 九月初四日萱妹四十生日栗兄置酒作詩胥及檉(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九月初旬臨清下陵州舟中(元·吳師道)
- 九月初旬有西江之行晚泊富春(清·沈鑅)
- 九月初郊行(宋·陸游)
- 九月到白石先妣塋所(宋·王炎)
- 九月十一衛生所見花似南瓜。黃色,圓平如掌(當代·盧青山)
- 九月十一夜渡蘇彝士河(清·黃遵憲)
- 九月十一夜雨中讀吳夢與詩書以示之(宋·趙蕃)
-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宋·梅堯臣)
- 九月十一日與楊老同舟歸鄉(近現代·李西庚)
- 九月十一日書事(宋·蘇轍)
- 九月十一日偕王慰三、章彥芳、王倬臣赴蕩口(清·張洵佳)
- 九月十一日夜對月(金·趙秉文)
- 九月十一日天禧寺訪盧月桐觀畫壁回口占二絕(明·唐之淳)
- 九月十一日寄陳郎中(唐末宋初·徐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