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集詠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編修諸公十首(元·范梈)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秋日集詠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編修諸公十首(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青韻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古薊城邊白露零,秋聲不任旅人聽。
差差乳燕朝辭舍,嚦嚦高鴻暮過庭。
以病酬閒翻自惡,將愁抵醉祇難醒。
何人解擬匡廬賦,千仞岡頭瀑瀉瓴。
差差乳燕朝辭舍,嚦嚦高鴻暮過庭。
以病酬閒翻自惡,將愁抵醉祇難醒。
何人解擬匡廬賦,千仞岡頭瀑瀉瓴。
其二(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虞韻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將身跳出市間壺,美賈由來不用沽。
大地騎鵬須共化,中宵上鸐倩誰扶?
庶幾未老投簪去,尚可長生折簡呼。
此輩終非塵土物,明朝種橘學諸蘇。
大地騎鵬須共化,中宵上鸐倩誰扶?
庶幾未老投簪去,尚可長生折簡呼。
此輩終非塵土物,明朝種橘學諸蘇。
其三(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麻韻
七言律詩 押麻韻
生也無涯死有涯,拋書幾擬問南華。
要知立志非多事,但使成言自一家。
寒樹接天霜映鶻,濕蕪滿地雨生蛙。
相過儻遂攜尊酒,檢按墻東野菊花。
要知立志非多事,但使成言自一家。
寒樹接天霜映鶻,濕蕪滿地雨生蛙。
相過儻遂攜尊酒,檢按墻東野菊花。
其四(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魚韻
七言律詩 押魚韻
迥無江左管夷吾,誰復能稱晉宋書。
運本關天聊爾耳,力能蓋世復奚歟。
百年草草云龍地,四海悠悠法象廬。
曾向鐘山酹芳草,至今心死及菑畬。
運本關天聊爾耳,力能蓋世復奚歟。
百年草草云龍地,四海悠悠法象廬。
曾向鐘山酹芳草,至今心死及菑畬。
其五(元·范梈)
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
流落移家白帝都,低頭愧盡馬相如。
題橋一字終何益①,賣賦千金竟或無。
風月長留前輩詠,塵沙滿載古人書。
此身泛寄空江上,已異當時舊鬢須。
題橋一字終何益①,賣賦千金竟或無。
風月長留前輩詠,塵沙滿載古人書。
此身泛寄空江上,已異當時舊鬢須。
其六(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浮世有由虛尺寸,明時無伎答涓埃。
偶隨青瑣須高步,欲綴丹書甚寡才。
斷壁云過溪笛逝,虛林雨映寺鐘來。
幾年閑卻持螯手?強為清秋送酒杯。
偶隨青瑣須高步,欲綴丹書甚寡才。
斷壁云過溪笛逝,虛林雨映寺鐘來。
幾年閑卻持螯手?強為清秋送酒杯。
其七(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青韻
七言律詩 押青韻
潘公墻角樹連庭,曾是笙簧晝夜聽。
門巷祇今埋糞壤,輪蹄自昔走雷霆。
長因午睡思茶灶,卻為朝吟款竹扃。
若續濟南名士錄,莫令憔悴鵲湖亭。
門巷祇今埋糞壤,輪蹄自昔走雷霆。
長因午睡思茶灶,卻為朝吟款竹扃。
若續濟南名士錄,莫令憔悴鵲湖亭。
其八(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庚韻
七言律詩 押庚韻
李侯高朗若空晴,議論詩書滿腹撐。
期接仙舟應少便,偶分宮硯亦多情。
蠻荒異俗中年歷,河漢頻秋向夕傾。
此去暫煩南郡守,旗旄勿用野人驚。
期接仙舟應少便,偶分宮硯亦多情。
蠻荒異俗中年歷,河漢頻秋向夕傾。
此去暫煩南郡守,旗旄勿用野人驚。
其九(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魚韻
七言律詩 押魚韻
浦君高價本璠玙,多幸蒹葭得所于。
學道初輕千里驥,收功直到九州魚。
詩探飯顆尤難測,賦擬蘭陵定不虛。
月月西垣更夜直,還應共我惜居諸。
學道初輕千里驥,收功直到九州魚。
詩探飯顆尤難測,賦擬蘭陵定不虛。
月月西垣更夜直,還應共我惜居諸。
其十(元·范梈)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秋入江山錦繡開,白云紅葉盡詩才。
句成底用三年得,槎在應須八月回。
自是每為浮客累,非關不受故人催。
憑將寄語詞林老,風雨重陽又近來。
句成底用三年得,槎在應須八月回。
自是每為浮客累,非關不受故人催。
憑將寄語詞林老,風雨重陽又近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絕(宋·王炎)
- 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宋·王炎)
- 和王司封會同年(宋·王安石)
- 和王司封(明·何景明)
- 和王司法雨中惠詩二首 其一(宋·楊萬里)
- 和王司法雨中惠詩二首 其二(宋·楊萬里)
- 和王司訓玩菊(明·區越)
- 和王司諫見寄游飛來寺用東坡韻(明·張吉)
- 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唐·張九齡)
- 和王司馬浚川韻奉寄(明·鐘芳)
- 和王君實戶部早秋巡山韻(元·宋褧)
- 和王君少筠四聲詩次原韻風聲(清末民國初·鄭國藩)
- 和王君玉韻(元·耶律楚材)
- 和王君貺禁中寓直(宋·宋祁)
- 和王員外冬夜寓直(唐·盧綸)
- 和王員外雪晴早朝(唐·錢起)
- 和王員外首夏游南內(明·陳束)
- 和王和禮留別韻(宋·胡仲參)
- 和王圜中道上初見梅花二首(宋·王之道)
- 和王士正詩(明末清初·陳恭尹)
- 和王士美(元·曹伯啟)
- 和王士衡韻(明·陳獻章)
- 和王大參四首(明·黃衷)
- 和王大觀寄張仲巽(宋·蘇頌)
- 和王天任喜雪(宋·虞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