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秦樓月/憶秦娥(宋·范成大)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秦樓月/憶秦娥(宋·范成大)  
窗紗薄。
日穿紅幔催梳掠。
催梳掠。
新晴天氣,畫檐聞鵲。
海棠逗曉都開卻。
小云先在闌干角。
闌干角。
楊花滿地,夜來風惡。
秦樓月/憶秦娥 其二(宋·范成大)
珠簾狹。
卷簾春院花圍合。
花圍合。
晝長人靜,雙雙胡蝶。
花前苦殢金蕉葉。
瞢騰午睡扶頭怯。
扶頭怯。
閑愁無限,遠山斜疊。
秦樓月/憶秦娥 其三(宋·范成大)
香羅薄。
帶圍寬盡無人覺。
無人覺。
東風日暮,一簾花落。
西園空鎖秋千索。
簾垂簾卷閑池閣。
閑池閣。
黃昏香火,畫樓吹角。
憶秦娥 其四(宋·范成大)
樓陰缺,欄桿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評注
①樓陰缺:高樓被樹蔭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
②欄干影臥:由于高樓東廂未被樹蔭所蔽,因此當月照東廂時,欄干的影子就臥倒
地上。
③一天:滿天。
④金虬(qiú):即銅龍,指計時的漏器上所裝的銅制龍頭。
【評解】
這首詞著重描繪春日晚景,以抒愁情。上片寫室外景色。
月照東廂,欄干影斜。風露滿天,杏花似雪。下片抒寫懷人的幽思。羅幃暗淡,金漏聲咽,夢境雖好,而片時相會,離愁苦多。全詞委婉含蓄,清疏雅潔。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極幽俏。
下闋言室內之人,燈昏欹枕,夢更迷茫,善用空靈之筆,不言愁而愁隨夢遠矣。
唐圭璋《唐宋詞選注》:「片時春夢」,是說夢中相會,好景苦短。
「江南路遙」則指故鄉路遠,離愁偏多。
鄭文焯《絕妙好詞校錄》:范石湖《憶秦娥》「片時春夢,江南天闊」,乃用岑嘉州「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詩意,蓋檃括余例也。
【注釋】:范成大詞集中共有五首《 秦樓月》,都是寫春閨少婦懷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寫一天中朝、晝、暮、夜四時的心緒,后一首寫驚蟄日的情思,為前四首的補充和發展。看來這五首詞是經過周密構思的一個整體,絕非文字游戲,亦非實寫閨情,而是別有寄托的作品。
所謂寄托,即托詞中少婦的懷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愛君之意。這在宋詞中也是很常見的。據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記載,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辭官歸家養病(四年五月成行 ),病中還為國操勞,上書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趙深受感動。所以這組詞可能有此寄托,并可能作于此次居家養病時。這里提到寄托,只是為了說明作者的原意。
至于這組詞的價值,則主要在于表現情景的藝術技巧,因此還是可以把它們當作真實的閨情詞來欣賞。
這里選的是上述組詞的第四首。此詞描寫閨中少婦春夜懷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組詞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篇。詞的結構是上闋描繪園林景色,下闋刻畫人物心情。初拍寫環境的幽靜。樓陰之間,皓月懸空,欄干的疏影靜臥于東廂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顯露寂寞之情。次拍寫環境的清雅。先重疊「東廂月」一語,強調月光的皎潔,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風淡露落一片盛開的杏花,在月光照映下明潔如同白雪。滿園素淡之香,隱寓空虛之感。以上純用白描,不飾華采,但一座花月樓臺交相輝映的幽雅園林卻清晰可見。寫景是為了寫人。下闋要寫到的那位懷人念遠的閨中少婦,深藏在這座幽雅的園林之中,其風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靜和心情的惆悵,也就可想而知了。給人一種見其景感其人的感覺。所以,上下闋之間看似互不相屬,實際上還是非常一致的。
換拍寫少婦的愁思。她獨臥羅幃之中,心懷遠人,久不能寐。此時燃膏將盡,燈芯結花,室內光線越來越暗淡,室外則夜露已落,一切都這么沉寂,只有漏壺上的銅龍透過煙霧送來點點滴滴的漏聲。在愁人聽來,竟似聲聲哽咽。這里并不直接寫人的神態,而是更深一層,借暗淡的燈光和哽咽的漏聲造成一種幽怨的意境 ,把人的愁苦表現得十分真切。「隔煙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見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寫少婦的幽夢,又重疊前句末三字,突出燈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參《 春夢 》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二語,表現少婦的迷離惝恍之情。人倦燈昏,始得暫眠片刻,夢魂忽到江南,境界頓覺開闊。然而所懷之人又在何處?夢中得相見否?作者卻不寫出來,讓讀者自去想象。這樣寫,比韋莊《木蘭花》歇拍直說「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長。
春閨懷遠是詞的傳統題材,前人所寫極多,但往往「采濫忽真」(《文心雕龍·情采》),過于濃華而缺少新意。此詞卻「純任自然,不假錘煉 」(《 蕙風詞話》),顯得淡樸清雅,沒有陳腐的富貴氣和脂粉氣。
寫環境不事鏤金錯銀的雕繪,只把花月樓臺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寫出來;寫人物不事愁紅慘綠的夸飾,只把長夜難眠的凄苦心情真實地寫出來 。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張《叢碧詞話 》),從而創造出一種天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現上,詞人亦能突破常規,獨辟蹊徑,即不作「 斜倚銀屏無語,閑愁上翠眉」《定西番》一類的正面描寫 ,也不作「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一類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字令》一類的多余解說,卻借月幽花素的園林景色暗示她情懷的寂寞孤獨,借漏咽燈昏的環境氣氛烘托她心緒的凄涼愁苦,「側出其言,旁通其情,觸類以感,充類以盡」《復堂詞錄敘》,既新穎,又厚重。
秦樓月/憶秦娥 其五(宋·范成大)
浮云集。
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墻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評注
①鵓鳩:亦稱鵓鴣,天將雨,其鳴甚急。
②浥:濕潤。
③燕支:一種可作胭脂的花。
【評解】
時屆驚蟄,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墻,燕支重色,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石湖為南宋大詩人之一。其詩極清疏有致,詞亦如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