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篥引(元·惟則)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篳篥引(元·惟則)
西瑛懶云窩距余禪室半里許,時相過從,吹篳篥以為供。復于余言有所需,乃賦長歌以贈。
西瑛為我吹篳篥,發我十年夢相憶。
錢唐月夜鳳凰山,曾聽酸齋吹鐵笛。
初吹一曲江風生,馀響入樹秋嗚咽。
再吹一曲江潮驚,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聽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歸客。
歡者狂歌繞樹行,悲者垂頭淚沾膝。
我時奪卻酸齋笛,斂襟共坐松根石。
脫略悲歡萬念消,悟聲無性聞無跡。
西瑛篳篥且莫吹,篳篥從古稱悲栗。
悲歡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無今昔。
山僧尚賴雙耳頑,請為西瑛吐胸臆。
聲聞相觸妄情生,聞盡聲亡情自釋。
盡聞莫謂聞無聲,機動籟鳴無間隔。
亡聲莫謂聲無聞,去來歷歷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聞者之悟公莫測。
公歸宴坐懶云窩,心空自有真消息。
錢唐月夜鳳凰山,曾聽酸齋吹鐵笛。
初吹一曲江風生,馀響入樹秋嗚咽。
再吹一曲江潮驚,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聽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歸客。
歡者狂歌繞樹行,悲者垂頭淚沾膝。
我時奪卻酸齋笛,斂襟共坐松根石。
脫略悲歡萬念消,悟聲無性聞無跡。
西瑛篳篥且莫吹,篳篥從古稱悲栗。
悲歡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無今昔。
山僧尚賴雙耳頑,請為西瑛吐胸臆。
聲聞相觸妄情生,聞盡聲亡情自釋。
盡聞莫謂聞無聲,機動籟鳴無間隔。
亡聲莫謂聲無聞,去來歷歷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聞者之悟公莫測。
公歸宴坐懶云窩,心空自有真消息。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高陽臺·又(清·許禧身)
- 高陽臺·雙清別墅與君任聯句贈主人(近現代·袁思亮)
- 高陽臺·右臺埽墓,郁郁悲懷。綿綿細雨,墳(清·許禧身)
- 高陽臺·和瞿安師訪媚香樓遺址(清·陳家慶)
- 高陽臺·和茗簃韻(近現代·吳昌綬)
- 高陽臺·和錢子彰見贈韻(清·楊葆光)
- 高陽臺·詠紅白梅(清·許禧身)
- 高陽臺·詠逃寇糧(近現代·朱蔭龍)
- 高陽臺·哭孝先次兒,此子勤學而賢,乙巳冬(清末民國初·鄒韜)
- 高陽臺·唐花(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高陽臺·唐花(清末近現代初·金兆蕃)
- 高陽臺·娟鏡樓(清末近現代初·葉恭綽)
- 高陽臺·季春赴杭埽墓,舟次詠別(清·許禧身)
- 高陽臺·己丑秋日,一九四九年。與六禾、伯(近現代末當代初·黃詠雩)
- 高陽臺·己酉赴官,偕黃子雅蕭瘦棱繞道游西(清末民國初·魏元戴)
- 高陽臺·庚寅重陽夜淮關對月(清·黃之雋)
- 高陽臺·張次溪先生江堂侍學圖(清末民國初·鄒韜)
- 高陽臺·懷女(清·許禧身)
- 高陽臺·懷女(清·許禧身)
- 高陽臺·怡園曲社(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高陽臺·感懷(清·許禧身)
- 高陽臺·戊子元夜酒座中贈洋妓安那(清末近現代初·潘飛聲)
- 高陽臺·戊子除夕(近現代末當代初·張珍懷)
- 高陽臺·挽姚光殤子姚昭明,寄高陽臺(近現代·梅冷生)
- 高陽臺·新歷除日(清·陳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