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經龍門廢寺(唐·劉滄)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經龍門廢寺(唐·劉滄)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因思人事事無窮,幾度經過感此中。
山色不移樓殿盡,石臺依舊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
楊柳覆灘清瀨響,暮天沙鳥自西東。
評注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他詩皆先觸景,后傷心;此詩獨先傷心,后觸景。只看他「因思人世」四字,便是不止經此龍門;再看他「幾度經過」四字,便是亦不止經此一遍龍門,是為用筆與人獨異也。三、四眼色分明,不顧樓殿之盡,水云之空,直是熟睹山色不移,石臺依舊。因而通算其前后閱歷,方且無窮無窮,實有一部十七史更寫不盡者(首四句下)。五、六之「唯馀」字,即「時有」字,「時有」字即「唯馀」字也。而又必分作兩句者,見為昔之所剩,則謂之「唯馀」;見為新之所添,則謂之「時有」也。然又妙于芳草新,春露新,而反加「唯馀」字,謂之昔之所剩;殘花舊,晚風舊,而反加「時有」字,謂之新之所添。此中大有妙理,解人正未易也。末又直指柳灘瀨響,暮鳥西東,大悟耳畔聲銷,空中跡滅,人世無窮,直須聽之,不惟不必感,乃亦不必思也(末四句下)。
《唐詩鼓吹箋注》
看他劈頭一起,曰「因思」,其不止經一龍門可知。次接曰「幾度」,其不止一次經此龍門可知。三四實寫「廢」字……五六虛寫「廢」字。曰「惟馀」,曰「時有」,初無兩意,偏以早色之「芳草」、「春露」為「惟馀」,以暮景之「殘花」、「晚風」為「時有」:此中妙有微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