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四首(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絕句四首(唐·杜甫)
七言絕句 押元韻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①。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①。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后也不打算擬題,干脆以「絕句」為題。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見。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而一以貫之,使其構成一個統一意境的,正是詩人的內在情感。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四句景語就完整表現了詩人這種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
(周嘯天)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見。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而一以貫之,使其構成一個統一意境的,正是詩人的內在情感。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四句景語就完整表現了詩人這種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
(周嘯天)
其二(唐·杜甫)
七言絕句 押寒韻
七言絕句 押寒韻
欲作魚梁云復①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唐·杜甫)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①。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①。
評注
《漫叟詩話》:
詩中有拙句,不失為奇作。若……子美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之類是也。
《高齋詩話》:子美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坡《題真州范氏溪堂詩》云:「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蓋用杜老詩意也。
《艇齋詩話》:韓子蒼云,老杜「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人用顏色字,亦須配得相當方用,「翠」上方見得「黃」、「青」上方見得「白」、此說有理。
范季隨《陵陽先生室中語》:杜少陵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王維詩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極盡寫物之工。
《升庵詩話》:絕句四句皆對,杜工部「兩個黃鸝」一首是也,然不相連屬,即是律中四句也。絕句者,一句一絕,起于《四時詠》:"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是也。或以為陶淵明詩,非。杜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實祖之。
《詩藪》:杜之律,李之絕,皆天授神詣。然杜以律為絕,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等句,本七言律壯語,而以為絕句,則斷錦裂繒類也。李以絕為律,如「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等句,本五言絕妙境,而以為律詩,則駢拇枝指類也。
《夷白齋詩話》:長江萬里,人言出于岷山,而不知元從雪山萬壑中來。山亙三千余里,特起三峰。其上高寒多積雪,朝日曜之,遠望日光若銀海。杜子美草堂正當其勝處。其詩曰:「窗含西嶺千秋雪」。
《杜臆》:此四詩蓋作于入居草堂之后,擬客居此以終老,而自敘情事如此。其三,是自適語。草堂多竹樹,境亦超曠,故鳥鳴鷺飛,與物俱適,窗對西山,古雪相映,對之不厭,此與拄笏看爽氣者同趣。門泊吳船,即公詩「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公蓋嘗思吳,今安則可居,亂則可去,去亦不惡,何適如之!
《唐宋詩醇》:雖非正格,自是絕唱。
其四(唐·杜甫)
七言絕句 押青韻
七言絕句 押青韻
藥條藥①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秦古峰別駕用前韻(明·邵寶)
- 送秦司徒鳳山遷司空(明·鐘芳)
- 送秦司徒致政(明·嚴嵩)
- 送秦君用(明·陶安)
- 送秦國聲歸省(明·顧清)
- 送秦國瞻赴應天判(明·邵寶)
- 送秦妹丈之中江縣令(清·戴亨)
- 送秦子登入金陵(明·陳鶴)
- 送秦子質太守炳直應粵帥之辟(清末民國初·陳寶琛)
- 送秦子(明·李夢陽)
- 送秦宜仲主簿之京(元末明初·謝應芳)
- 送秦少游(宋·徐積)
- 送秦少章(宋·李廌)
- 送秦少逸(宋·釋德洪)
- 送秦山人歸天臺(明·林鴻)
- 送秦州從事(唐·羅隱)
- 送秦州通判陸學(宋·劉敞)
- 送秦廷韶之南部兼簡沈時陽主事(明·張弼)
- 送秦彥明(元末明初·謝應芳)
- 送秦待制出守龍州(明·蘇伯衡)
- 送秦德久守安豐(宋·周紫芝)
- 送秦德久守安豐(宋·王之道)
- 送秦思魯(明·邵寶)
- 送秦文仲博士還三沙(明·饒介)
- 送秦文仲歸崇明拜祠墓詩(明·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