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雜詠 小溪(明·周瑛)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翠湖雜詠 小溪(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麻韻
五言律詩 押麻韻
序:翠湖吾周氏聚族之所暇日擇其入題目者十有四事各賦詩以紀之所以存吾家之文獻也
我愛主人家,溪流帶屋斜。
得詩曾夢草,對譜旋栽花。
養鶴汀洲近①,棲鸞枳棘賒。
有孫能作賦,躍馬入京華。
得詩曾夢草,對譜旋栽花。
養鶴汀洲近①,棲鸞枳棘賒。
有孫能作賦,躍馬入京華。
其二 玉帶溝(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尤韻
五言律詩 押尤韻
玉帶人間少,吾家有此溝。
天門從亥入,地戶向坤收。
夜雨書燈亂,春云墨汁浮。
行看好孫子,應讖步瀛洲。
天門從亥入,地戶向坤收。
夜雨書燈亂,春云墨汁浮。
行看好孫子,應讖步瀛洲。
其三 浴云池(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支韻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宿墨洗初罷,春云驚滿池。
暝分天色澹,寒逗日光遲。
鷺下應先覺,魚游渾不知。
學書憐未就,深愧漢張芝。
暝分天色澹,寒逗日光遲。
鷺下應先覺,魚游渾不知。
學書憐未就,深愧漢張芝。
其四 甘露洲(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尤韻
五言律詩 押尤韻
有露濃如酒,瀼瀼降此洲。
八年曾兩結,十日未全收。
月映祥光淡,煙籠瑞氣浮。
平生看墨本,此處識天休。
八年曾兩結,十日未全收。
月映祥光淡,煙籠瑞氣浮。
平生看墨本,此處識天休。
其五 水棉樹(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先韻
五言律詩 押先韻
佳樹列門前,栽培自昔年。
舊根龍偃仰,老干鶴蹁躚。
影礙半天日,翠分十畝煙。
季孫宮里賦,應可續韓宣。
舊根龍偃仰,老干鶴蹁躚。
影礙半天日,翠分十畝煙。
季孫宮里賦,應可續韓宣。
其六 芙蓉峰(明·周瑛)
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
湖上無多地,分明見秀峰。
晚煙含紫翠,春雨長蒙茸。
九華應爭秀,五侯欲并雄。
他年問何有,百尺看高松。
晚煙含紫翠,春雨長蒙茸。
九華應爭秀,五侯欲并雄。
他年問何有,百尺看高松。
其七 清風亭(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支韻
五言律詩 押支韻
獨向高堂坐,清風問伯夷。
不知孤竹國,何似首陽芝。
布被煖如纊,藜羹甘若飴。
人生各有志,吾自得吾師。
不知孤竹國,何似首陽芝。
布被煖如纊,藜羹甘若飴。
人生各有志,吾自得吾師。
其八 鶴洲(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尤韻
五言律詩 押尤韻
養鶴向江洲,每憐江事幽。
沙鷗同入社,野鶩避回舟。
夢落松巢冷,路分鵬背秋。
好詩滿人世,燈火為重篝。
沙鷗同入社,野鶩避回舟。
夢落松巢冷,路分鵬背秋。
好詩滿人世,燈火為重篝。
其九 翠渠(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微韻
五言律詩 押微韻
渠水映柴扉,春深可染衣。
天光帶云影,魚躍間鳶飛。
世路塵埃遠,道懷聲利希。
蒼苔滿白石,獨坐對斜暉。
天光帶云影,魚躍間鳶飛。
世路塵埃遠,道懷聲利希。
蒼苔滿白石,獨坐對斜暉。
其十 昔曾亭(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蒸韻
五言律詩 押蒸韻
改屋以為亭,昔人疑亦曾。
筍芽穿壁入,菌茸傍欄蒸。
晝臥云為幕,夜吟月作燈。
許多幽勝事,欲賦愧未能。
筍芽穿壁入,菌茸傍欄蒸。
晝臥云為幕,夜吟月作燈。
許多幽勝事,欲賦愧未能。
其一十一 榆川(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魚韻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川中何所有,榆樹正扶疏。
日色晚來好,秋陰濃似初。
官閒分子祿,身健課孫書。
更擬門前地,容停駟馬車。
日色晚來好,秋陰濃似初。
官閒分子祿,身健課孫書。
更擬門前地,容停駟馬車。
其一十二 水云亭(明·周瑛)
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
養鶴人何在,北園空此亭。
樹當原座綠,草傍故階青。
近水長橋臥,小山怪石層。
好詩吟未就,落日滿疏欞。
樹當原座綠,草傍故階青。
近水長橋臥,小山怪石層。
好詩吟未就,落日滿疏欞。
其一十三 宜晚亭(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陽韻
五言律詩 押陽韻
花草交前院,亭居背夕陽。
晚來宜杖屨,老去可壺觴。
煙合山光紫,霜寒月色黃。
久飛吾亦倦,思與共徜徉。
晚來宜杖屨,老去可壺觴。
煙合山光紫,霜寒月色黃。
久飛吾亦倦,思與共徜徉。
其一十四 歸來亭(明·周瑛)
五言律詩 押微韻
五言律詩 押微韻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歸。
天地一亭小,功名兩鬢稀。
春云鳴社鼓,秋雨暗魚磯。
俯仰全無事,吾心已息機。
天地一亭小,功名兩鬢稀。
春云鳴社鼓,秋雨暗魚磯。
俯仰全無事,吾心已息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韓孟郁歸自京師過訪夜坐(明·區懷瑞)
- 韓孟郁招同諸子集雞鳴寺閣(明·區懷瑞)
- 韓孟郁招同黃宮諭劉憲副高太守梁韓二明府暨(明·李云龍)
- 韓孟郁李賓廷見過時予將解館還山(明·李孫宸)
- 韓孟郁載酒(明·蘇景熙)
- 韓季博所藏青山白云圖(元·黃玠)
- 韓季默主簿聽雨齋(宋·葛紹體)
- 韓守松卿索近詩(宋·陳造)
- 韓安世墮車蹇足(明·沈周)
- 韓安國引語(魏晉·無名氏)
-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宋·梅堯臣)
- 韓憲使見貽二白鷴賦以答之(明末清初·屈大均)
- 韓賓仲專壑山房分得春字(明·李云龍)
- 韓寅仲七十有一以詩見貽次來韻賦而壽之(明·張萱)
- 韓寅仲以湘潭令解組還里賦贈(明·張萱)
- 韓寅仲以詩見壽對使走筆用來韻賦謝(明·張萱)
- 韓寅仲和余詩見貽介以酒資豈欲損有馀補不足(明·張萱)
- 韓寅仲戲余目病謂燈火親曼睩多故然戲謝以詩(明·張萱)
- 韓寅仲筑其先公祠成庭有雙棗不日植之結實繁(明·張萱)
- 韓寅仲獲雋鄉書志喜兼贈北上(明·張萱)
- 韓寅仲見過五石瓠留酌醉歸以詩見投用來韻卻(明·張萱)
- 韓寺遺墟(宋·釋居簡)
- 韓將軍行(清·羅繞典)
- 韓少謨挽詩(宋·魏了翁)
- 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宋·曾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