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道齋(宋·洪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聚道齋(宋·洪皓)
古人以道寓諸器,今人謂器與道異。
不知器存道亦存,制器尚象皆其類。
張公榜齋為聚道,古器仍居三代寶。
鼎彝雕鏤出神怪,篆籀文章資探討。
虬螭怒目肆攫拿,犀兕頓足紛交加。
云雷華蘤靡不有,巧妙肯使毫釐差。
詞嚴義密見款識,傳之萬祀期不墜。
仲淹著書非著論,侍郎獨識先公意。
見說侍郎才更優,牙簽插架如鄴侯。
從來器寶待人寶,此器此人今罕儔。
不知器存道亦存,制器尚象皆其類。
張公榜齋為聚道,古器仍居三代寶。
鼎彝雕鏤出神怪,篆籀文章資探討。
虬螭怒目肆攫拿,犀兕頓足紛交加。
云雷華蘤靡不有,巧妙肯使毫釐差。
詞嚴義密見款識,傳之萬祀期不墜。
仲淹著書非著論,侍郎獨識先公意。
見說侍郎才更優,牙簽插架如鄴侯。
從來器寶待人寶,此器此人今罕儔。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介軒(明·謝一夔)
- 介軒(明·陳獻章)
- 仍就永邑端蒙校原聘(近現代·范天烈)
- 仍有馀意,三步前韻 郁達夫 其一 柳亞子(近現代末當代初·田遨)
- 仍有馀意,三步前韻(近現代末當代初·田遨)
- 仍用韻酬衍上人(元末明初·劉基)
- 仍翠樓為金溪趙公理賦(明·王紱)
- 從丁世叔覓花栽(宋·張綱)
-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宋·楊萬里)
- 從七佛寺上云棲山(清·吳琦)
- 從萬杉寺循麓迤邐而東過開先寺始見瀑布注為(清·葉燮)
- 從萬松老師乞玉博山(元·耶律楚材)
- 從三舅氏攜兒侄游向園分韻得買字(宋·廖行之)
- 從丘十四借韓文二首(宋·黃庭堅)
- 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南北朝·鮑照)
- 從丹鳳樓前渡江(明·陸深)
- 從主移西州寓直齋內霖雨不晴懷郡中游聚詩(南北朝·何遜)
- 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奚世都為汲郡太守客(魏晉·陸云)
- 從事華林詩(魏晉·王濟)
- 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唐·權德輿)
- 從事郎致仕史挽詩(宋·魏了翁)
- 從二兄登云翠山南天觀十二韻(明·于慎行)
- 從二太史游香山寺十韻(明·于慎行)
- 從云端還阮溪示鄉中親友弟侄(明·區懷年)
- 從云路村取道入云端(明·區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