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唐·韋應物)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唐·韋應物)
七言律詩 押東韻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引用典故:不系舟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評注
《韋孟全集》:
「一雁初晴」語,入畫。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景與興會,絕似盛唐,只「孤村」自露本色。
《唐詩廣選》:饒有幽致(「寒樹依微」二句下)。造意辛苦,寫景入微,然亦不做作(「孤村幾歲」二句下)。
《唐詩訓解》:瀟灑不乏法度。
《唐風定》:韋詩別有一種至處,真色外色、味外味也。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讀一、二,如讀《水經注》相似,便將自洛入河一路心眼都寫出來。又如讀《莊子》外篇《秋水》相似,便將出于涯涘,乃知爾丑向不至于子之門,實見笑于大方之家一段慚愧快活,都寫出來也。三、四「寒樹」、「遠天」、「夕陽」、「亂流」,言山豁河通后,有如許眼界也(前四句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李伯時馬(元·程鉅夫)
- 李伯熙過訪雍署留酌(明·李孫宸)
- 李伯玉久不得面杪夏偶攜詩草偕其從弟瑞玉過(明·歐必元)
- 李伯玉過訪伯玉幼名世玙四歲能大書以神童顯(明·伍瑞隆)
- 李伯章歸自郵來訪(明·宗臣)
- 李伯紀丞相挽詩三首(宋·陳公輔)
- 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宋·張浚)
- 李伯紀丞相挽詩(宋·曾開)
- 李伯紀丞相挽詩(宋·賀允中)
- 李伯紀丞相挽詩(宋·趙令衿)
- 李伯襄吉士以詩來訊兼訂羅浮之約賦此奉答(明·韓日纘)
- 李伯襄太史招同馬伯起趙裕子載酒訪余丹丘各(明·李云龍)
- 李伯襄招同諸子春泛(明·李云龍)
- 李伯襄謫仙流也制行高曠詞才清異油然與世偕(明·何吾騶)
- 李伯質太守屢牘乞退,歸志決矣,相處四稔,(清·丘逢甲)
- 李伯陽贊(宋·白玉蟾)
- 李似矩尚書挽詞二首(宋·張守)
- 李似表取告歸晉陵(宋·朱松)
- 李似表見訪(宋·劉子翚)
- 李似表雪中置酒席上次韻(宋·周紫芝)
- 李佐國攜致中贈別詩來戲成二首(宋·劉子翚)
- 李使君挽詞三首(宋·周紫芝)
- 李使君示開化諸詩(宋·周紫芝)
- 李侍御上虞別業(唐·方干)
- 李侍御二畫 鶴(明·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