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戊戌九日感懷賦(元末明初·葉颙)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至正戊戌九日感懷賦(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吳楓初冷水痕收,塞雁南飛渡遠洲。
歲月無情天地老,江山不盡古今愁。
黃華謾引杯中物,白發空驚鏡里秋。
卻笑桓溫清宴后,終然無夢到神州。
歲月無情天地老,江山不盡古今愁。
黃華謾引杯中物,白發空驚鏡里秋。
卻笑桓溫清宴后,終然無夢到神州。
其二(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謾多憂思繞東籬,舉目江山異昔時。
落日邊城悲鼓角,西風天地動旌旗。
荒村亂后愁無酒,野老胸中喜有詩。
風景不同人事別,菊花何必上寒枝。
落日邊城悲鼓角,西風天地動旌旗。
荒村亂后愁無酒,野老胸中喜有詩。
風景不同人事別,菊花何必上寒枝。
其三(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麻韻
七言律詩 押麻韻
門掩東籬處士家,每逢佳節惜年華。
黃花有恨驚秋老,白發無情對日斜。
杜牧仙游詩寡和,王弘人去酒須賒。
烏紗醉裹西風冷,千古令人憶孟嘉。
黃花有恨驚秋老,白發無情對日斜。
杜牧仙游詩寡和,王弘人去酒須賒。
烏紗醉裹西風冷,千古令人憶孟嘉。
其四(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微韻
七言律詩 押微韻
誰復攜壺上翠微,干戈爛漫酒尊稀。
西風細雨黃花瘦,衰草荒煙白雁飛。
落日有時懷故國,舊居無主鎖空扉。
龍山回首尤非昔,長使英雄淚滿衣。
西風細雨黃花瘦,衰草荒煙白雁飛。
落日有時懷故國,舊居無主鎖空扉。
龍山回首尤非昔,長使英雄淚滿衣。
其五(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豪韻
七言律詩 押豪韻
晚對南山飲濁醪,少舒幽憤醉醄醄。
云邊黃菊紉芳佩,世上紅塵襲敝袍。
陶令官閑身尚健,孟嘉帽落趣殊高。
登臨我亦秋風客,虛負人呼一世豪。
云邊黃菊紉芳佩,世上紅塵襲敝袍。
陶令官閑身尚健,孟嘉帽落趣殊高。
登臨我亦秋風客,虛負人呼一世豪。
其六(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云鎖當年落帽臺,滿山黃菊為誰開。
久無異士高人識,長有狂蜂妒蝶猜。
斜日東籬增感慨,西風南國正塵埃。
如何得似承平舊,與客攜壺共酒杯。
久無異士高人識,長有狂蜂妒蝶猜。
斜日東籬增感慨,西風南國正塵埃。
如何得似承平舊,與客攜壺共酒杯。
其七(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青韻
七言律詩 押青韻
慵整東籬貰酒瓶,白衣望斷夕陽亭。
征鴻北度煙塵冷,戰馬南嘶草木腥。
嫩菊半開香未老,奇峰相對眼終青。
何當得與淵明約,共醉秋風不愿醒。
征鴻北度煙塵冷,戰馬南嘶草木腥。
嫩菊半開香未老,奇峰相對眼終青。
何當得與淵明約,共醉秋風不愿醒。
其八(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風急登高野客傷,悲笳聲里過重陽。
正須擊劍論《孤憤》,何暇攜壺舉一觴。
白骨不埋新戰恨,黃花空發舊枝香。
寒煙冷日東籬下,西望柴桑路更長。
正須擊劍論《孤憤》,何暇攜壺舉一觴。
白骨不埋新戰恨,黃花空發舊枝香。
寒煙冷日東籬下,西望柴桑路更長。
其九(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悠悠江影雁南飛,黃菊飄香蝶滿枝。
斜日西風彭澤酒,殊方異國杜陵詩。
煙巒慘澹山林暮,霜葉瀟疏草木悲。
醉后不思時節異,半欹烏帽任風吹。
斜日西風彭澤酒,殊方異國杜陵詩。
煙巒慘澹山林暮,霜葉瀟疏草木悲。
醉后不思時節異,半欹烏帽任風吹。
其十(元末明初·葉颙)
七言律詩 押魚韻
七言律詩 押魚韻
滿城風雨晚凄凄,城北城南盡戰車。
無藥可能醫世亂,有錢常欲買山居。
床頭小甕開新釀,屋底明窗讀古書。
園菊豈知吾輩意,清香唯解繞茆廬。
無藥可能醫世亂,有錢常欲買山居。
床頭小甕開新釀,屋底明窗讀古書。
園菊豈知吾輩意,清香唯解繞茆廬。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七月久陰十日甲子復大雨(元·成廷圭)
- 七月之望游皇藏峪露坐林間(清·張志勤)
- 七月乙丑作記夢詩初不敢示人而私有傳去者德(宋·綦崇禮)
- 七月九日二首(宋·劉克莊)
- 七月九日五噫(明·張萱)
- 七月九日復飲秋華亭上天香襲人幽花倚石時猩(元末明初·顧瑛)
- 七月九日往雄州(元·劉因)
- 七月九日渡澉浦紀事(清·許傳霈)
- 七月九日葭萌道中寄宋季子奉祠(明·程本立)
- 七月二十一夜聞韓玉汝宿城北馬鋪(宋·梅堯臣)
- 七月二十一日午睡夢泛江風濤甚壯覺而有賦(宋·陸游)
- 七月二十一日外國聯軍入犯京師(清·黃遵憲)
- 七月二十一日新加坡通夜戒嚴連三日未能解除(近現代·潘受)
- 七月二十一日有憶偶題(明·袁宏道)
- 七月二十一日重過贛灘十絕句(宋·徐鹿卿)
- 七月二十七共盧尋肖五星小學(當代·盧青山)
- 七月二十七日書所見(元·張翥)
- 七月二十七日午到釣灘登其臺偶成二絕(宋·杜范)
- 七月二十七日恭謁顯陵有述(明·尹臺)
- 七月二十七日(宋·宋祁)
- 七月二十三日入都居賢良寺(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七月二十三日南極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宋·楊萬里)
- 七月二十三日奉寄瀨溪書堂吳景朔因訊舊游(宋·林希逸)
- 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宋末元初·方回)
- 七月二十三日題李亨之墨梅(宋·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