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一作二十)判官(唐·杜甫)
  五言律詩 押先韻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
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晨鐘云外濕,勝地石堂煙
柔櫓輕鷗外,含悽覺汝賢。
評注
《唐詩品匯》
劉曰:精章不刻(「風起」二句下)。
《唐詩矩》
前后二截格。只羨輕鷗,不得別王意卻在言外。用意精深,運筆松遠。五、六如此點「雨」、「濕」字,七、八如此寫不得上岸意,渾淪透脫,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唐詩直解》
無一字著象,無一字不寫景。
《唐詩歸》
鐘云:忽說月,才是宿雨(「石瀨」句下)。鐘云:妙在「懸」字是說雨后(「江鳴」句下)。譚云:妙!鐘云:言「濕」,又言「云外」,作何解(「晨鐘」句下)。)?譚云:妙在言前(「柔櫓」句下)。鐘云:窮途實語(末句下)。
《唐風懷》
五字搖蕩,含情正遠(「柔櫓」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黃家鼎曰:每歷一境,為搜出一境妙處,才人之筆,文士之胸,真乃天壤同不朽者。董益曰:五、六不用對,即如「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句,皆是一意出故也。
《杜臆》
「鐘濕」字新。后《貽柳少府》云:「并坐石堂下、俯視大江奔。」知石堂為夔州勝地。
《唐詩評選》
深潤細密,杜出峽詩方是至境。
《義門讀書記》
無對屬痕。先作上岸之勢(「石瀨」句下)。望王所居。「煙」字含「濕」意(「勝地」句下)。補出「下」字(「柔櫓」句下)。
《原詩》
《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晨鐘云外濕」句,以晨鐘為物而濕乎?云外乏物,何啻以萬萬計,且鐘必于寺觀,即寺觀中,鐘之外,物亦無算,何獨濕鐘乎?然為此語者,因聞鐘聲有觸而云然也。聲無形,安能濕?鐘聲入耳而有聞,聞在耳,止能辨其聲,安能辨其濕?曰「云外」,是又以目始見云,不見鐘,故曰「云外」。然此詩為雨濕而作,有云然后有雨,鐘為雨濕,則鐘在云內,不應云外也。斯語也,吾不知其為耳聞耶?為目見耶?為意揣耶?俗儒于此,必曰:「晨鐘云外度」,又必曰:「晨鐘云外發」,決無下「濕」字者。不知其于隔云見鐘,聲中聞濕,妙語天開,從至理實事中領悟,乃得此境界也。
《讀杜心解》
起聯點「郭宿」在末雨之前,以見月剔起下意;次聯寫「夜雨」一層,而又以「風起」作引;三聯寫「濕不得上」一層,而「石堂煙」句。已神注「王十二」處矣;結聯致詩遙別。而先以「柔櫓」句帶定「郭宿」,后以「含情」意,見作別無由。首尾一片,其層次之密,線索之清如此。
《杜詩鏡銓》
從簿暮至天曉,從泊舟至開船,情景一一寫出,而寓意仍復雋永,此亦杜五律之勝者。惟復一「石」字。蔣云:江聲與雨聲響應,終夜不絕,故但覺其空際如懸耳,形容入神(「風起」二句下)。寫別況只用「覺汝賢」三字,無限含蓄。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