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和尚尋母(宋末元初·趙文)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何和尚尋母(宋末元初·趙文)
何,上饒人。因丙子亂失母,乃削發為僧,刺血寫經,遍天下尋之。至燕,值國方會僧六萬三千人。何于會煉臂,有一僧問:有何愿受此苦?何具言所以,僧云:京兆府金鄉縣張官人宅問之。即往詢求,乃知俱往吉州仕宦矣。何到吉州大和,得知張名守德,為大和尹。乞食至門曰:我信州人,有母在此。閽入言,母出,不復認。何言我辛酉生,母乙巳生,具言外氏祖父,母方記憶,相向大哭。蓋母由他人三易主矣。張令加冠巾,約為兒,許為娶婦。何曰:初事佛求母,豈可得母負吾初心。乃陳省以母不當擄,張以為買,引法力爭之。何日哭于省前,當有仁人哀而助之者,后竟得母以歸。
寫經母血盡,長素母容枯。
燒蜜煉頂臂,孰非母肌膚。
豈不痛至骨,為母忍斯須。
南北萬馀里,來往如趁虛。
天高孝可感,報應非浮屠。
出門訪東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見得所圖。
昔者別兒時,那有此頭顱。
明明陳左驗,大慟絕復蘇。
向來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淚相勞苦,何異得乳雛。
不即遂其志,彼張非丈夫。
冠巾有婦子,諒亦母所娛。
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內,奉母與佛俱。
雖非圣賢事,區區守其愚。
為君賦高誼,感我真窮孤。
棄我十二年,人母我獨無。
天涯尚可尋,地下不可呼。
燒蜜煉頂臂,孰非母肌膚。
豈不痛至骨,為母忍斯須。
南北萬馀里,來往如趁虛。
天高孝可感,報應非浮屠。
出門訪東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見得所圖。
昔者別兒時,那有此頭顱。
明明陳左驗,大慟絕復蘇。
向來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淚相勞苦,何異得乳雛。
不即遂其志,彼張非丈夫。
冠巾有婦子,諒亦母所娛。
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內,奉母與佛俱。
雖非圣賢事,區區守其愚。
為君賦高誼,感我真窮孤。
棄我十二年,人母我獨無。
天涯尚可尋,地下不可呼。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羊城寄易中文蒼梧旅次(明·岑徵)
- 羊城席上答臺灣詩人步原韻(近現代·朱帆)
- 羊城席上見香港一青年詩作即席步韻(近現代·朱帆)
- 羊城歸日汪王二君復以首韻贈別走筆再答汪鐏(明末清初·何鞏道)
- 羊城感賦六首(清·黃遵憲)
- 羊城旅夜呈通政倫右溪襟丈(明·區元晉)
- 羊城旅舍寄懷朱遠公順德署中(明·岑徵)
- 羊城時疫驟起得行淑先生寄懷元韻奉答(當代·熊東遨)
- 羊城月夜同王紫詮吳山帶次藍公漪韻(明末清初·陳恭尹)
- 羊城雜詠(清·潘耒)
- 羊城某文學宣泰昌新詔于潮取道榕溪以詩見投(明·張萱)
- 羊城王公子有小史秀儆絕倫遠別還家以紈扇素(明末清初·張穆)
- 羊城病中七夕(明·李孫宸)
- 羊城示同志(明·楊起元)
- 羊城秋憶(明·屈士煌)
- 羊城秋懷十絕 客居嗤任達之幼輿何必乃爾擬(明·郭之奇)
- 羊城秋日有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 羊城逢蘭君(當代·陳振家)
- 羊城郊外感秋(明·黃光宗)
- 羊頭山謁「炎帝廟」(當代·蔡淑萍)
- 羊頭山謠(唐·不詳)
- 羊寶(同郡黃直夫自言嘗至河間武清縣得一羝(元·張仲深)
- 羊山(清·吳雯)
- 羊崖關(清·莫友芝)
- 羊年元日步韻答周裕鍇(當代·張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