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黃鶴樓(近現代·毛澤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菩薩蠻·黃鶴樓(近現代·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評注
黃鶴樓:故址在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漢長江大橋建橋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處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記》,「昔費祎〔yi1〕登仙,每乘黃鶴于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
茫茫:遼闊的樣子。
九派:九條支流。相傳古時在江西湖北一帶有九條支流匯入長江。
一線:指京漢和粵漢鐵路,即今之京廣線。
龜蛇:指龜山和蛇山。龜山在漢陽,形如龜;蛇山在武昌,形如蛇。兩山隔江對峙。
黃鶴知何去:唐崔顥有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酹(lei4):祭奠,澆酒于地。蘇軾《念奴嬌》,「一樽還酹江月」。
【題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國民黨軍隊繳了上海工人糾察隊的槍,次日,又向罷工示威的工人開槍。在長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鍵、許克詳開始捕殺共產黨員,中共湖南省委退讓,取消了十萬農軍進攻長沙的計劃。毛澤東當時在武漢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強土地斗爭」的建議未能得到討論。毛澤東準備應付突然事變,把妻子和三個孩子送回了湖南。
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衛在武漢宣布「清黨」,國共兩黨徹底分裂。
茫茫:遼闊的樣子。
九派:九條支流。相傳古時在江西湖北一帶有九條支流匯入長江。
一線:指京漢和粵漢鐵路,即今之京廣線。
龜蛇:指龜山和蛇山。龜山在漢陽,形如龜;蛇山在武昌,形如蛇。兩山隔江對峙。
黃鶴知何去:唐崔顥有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酹(lei4):祭奠,澆酒于地。蘇軾《念奴嬌》,「一樽還酹江月」。
【題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國民黨軍隊繳了上海工人糾察隊的槍,次日,又向罷工示威的工人開槍。在長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鍵、許克詳開始捕殺共產黨員,中共湖南省委退讓,取消了十萬農軍進攻長沙的計劃。毛澤東當時在武漢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強土地斗爭」的建議未能得到討論。毛澤東準備應付突然事變,把妻子和三個孩子送回了湖南。
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衛在武漢宣布「清黨」,國共兩黨徹底分裂。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林居漫興(明·安希范)
- 林居病懷(明·沈周)
- 林居秋興(明·張寧)
- 林居秋日(宋·陸游)
- 林居魯人京過槜李往餞不遇留此識別(明·林光)
- 林居(唐·王建)
- 林居(宋·張耒)
- 林居(宋·文同)
- 林居(宋·蔡元定)
- 林屋山石上遲謝去非不至(明·吳鼎芳)
- 林屋山(元·吳鎮)
- 林屋洞口古井(明·王鏊)
- 林屋洞次傅水部韻(明·王鏊)
- 林屋洞(宋·范成大)
- 林屋洞(宋·陳舜俞)
- 林屋洞(明·胡纘宗)
- 林屋洞(清·趙懷玉)
- 林屋讀書為愈德芳作(明·徐庸)
- 林屯田思軒(宋·李覯)
- 林山人逸民自閩中來訪賦贈(明·胡應麟)
- 林山腴移居東鄰有詩志喜和而賀之二首(近現代·方鶴齋)
- 林山驛小坐口號三首初詠誤謂臨水故復足之(明·孫承恩)
- 林岕(明末清初·屈大均)
- 林岫軒(明·史謹)
- 林峰橋(近現代·單人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