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唐·溫庭筠)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菩薩蠻(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評注
①小山:指屏風上雕畫的小山。金明滅:金光閃耀的樣子。
②鬢云:象云朵似的鬢發。度:覆蓋。香腮雪:雪白的面頰。
③弄妝:梳妝打扮。
④羅襦:絲綢短襖。
⑤鷓鴣:這里指裝飾的圖案。
【評解】
這首《菩薩蠻》,為了適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里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帽唐代仕女圖。
詞的上片,寫床前屏風的景色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下片寫妝成后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全詞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并成功地運用反襯手法。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表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集評】
張惠言《詞選》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用節節逆敘。此章從夢曉后領起「懶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飛卿詞如「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無限傷心,溢于言表。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這首《菩薩蠻》不僅稱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約,其詞微」的特點,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產生種種聯想。
《中國歷代詩歌各篇賞析》:在這首詞里,作者將許多可以調和的顏色和物件放在一起,使它們自己組織配合,形成一個意境,一個畫面,讓讀者去領略其中的情意,這正是作者在創造詞的意境上,表現了他的獨特的手法。
唐圭璋 《唐宋詞簡釋》:此首寫閨怨,章法極密,層次極清。首句,寫繡屏掩映,可見環境之富麗;次句,寫鬢絲撩亂,可見人未起之容儀。三、四兩句敘事,畫眉梳洗,皆事也。然「懶」字、「遲」字,又兼寫人之情態。「照花」兩句承上,言梳洗停當,簪花為飾,愈增艷麗。末句,言更換新繡之羅衣,忽稅衣上有鷓鴣雙雙,遂興孤獨之哀與膏沐誰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懶畫眉、遲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蘊蓄于中也。
②鬢云:象云朵似的鬢發。度:覆蓋。香腮雪:雪白的面頰。
③弄妝:梳妝打扮。
④羅襦:絲綢短襖。
⑤鷓鴣:這里指裝飾的圖案。
【評解】
這首《菩薩蠻》,為了適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里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帽唐代仕女圖。
詞的上片,寫床前屏風的景色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下片寫妝成后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全詞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并成功地運用反襯手法。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表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集評】
張惠言《詞選》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用節節逆敘。此章從夢曉后領起「懶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飛卿詞如「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無限傷心,溢于言表。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這首《菩薩蠻》不僅稱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約,其詞微」的特點,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產生種種聯想。
《中國歷代詩歌各篇賞析》:在這首詞里,作者將許多可以調和的顏色和物件放在一起,使它們自己組織配合,形成一個意境,一個畫面,讓讀者去領略其中的情意,這正是作者在創造詞的意境上,表現了他的獨特的手法。
唐圭璋 《唐宋詞簡釋》:此首寫閨怨,章法極密,層次極清。首句,寫繡屏掩映,可見環境之富麗;次句,寫鬢絲撩亂,可見人未起之容儀。三、四兩句敘事,畫眉梳洗,皆事也。然「懶」字、「遲」字,又兼寫人之情態。「照花」兩句承上,言梳洗停當,簪花為飾,愈增艷麗。末句,言更換新繡之羅衣,忽稅衣上有鷓鴣雙雙,遂興孤獨之哀與膏沐誰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懶畫眉、遲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蘊蓄于中也。
菩薩蠻 其二(唐·溫庭筠)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菩薩蠻 其三(唐·溫庭筠)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菩薩蠻 其四(唐·溫庭筠)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文細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煙草黏飛蝶。
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煙草黏飛蝶。
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菩薩蠻 其五(唐·溫庭筠)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評注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此首抒懷人之情。起點杏花、綠楊,是芳春景色。此際景色雖美,然人多離別,亦黯然也。"燈在"兩句,拍到己之因別而憶,因憶而夢;一夢覺來,廉內之殘燈尚在,廉外之殘月尚在,而又聞驍鶯惱人,其境既迷離倘恍,而其情尤可哀。換頭兩句,言曉來妝淺眉薄,百無聊賴,亦懶起畫眉弄妝也。「春夢」兩句倒裝,言偶一臨鏡,忽思及宵來好夢,又不禁自憐憔悴,空負此良辰美景矣。張皋文云"飛卿之詞,深美閎約。「觀此詞可信。末兩句,十字皆陽聲字,可見溫詞聲韻之響亮。
菩薩蠻 其六(唐·溫庭筠)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評注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此首寫懷人,亦加倍深刻。首句即說明相憶之切,虛籠全篇。每當玉樓有月之時,總念及遠人不歸,今見柳絲,更添傷感。以人之思極無力,故覺柳絲搖漾亦無力也。「門外」兩句,憶及當時分別之情景,宛然在目。換頭,又入今情。繡幃深掩,香燭成淚,較相憶無力,更深更苦。看末,以相憶難成夢作結。窗外殘春景象,不堪視聽;窗內殘夢迷離,尤難排遣。通體景真情真,渾厚流轉。
菩薩蠻 其七(唐·溫庭筠)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闌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闌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菩薩蠻 其八(唐·溫庭筠)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菩薩蠻 其九(唐·溫庭筠)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菩薩蠻 其十(唐·溫庭筠)
寶函鈿雀金鸂鶒,沈香閣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菩薩蠻 其一十一 春閨(唐·溫庭筠)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
時節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
時節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菩薩蠻 其一十二(唐·溫庭筠)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菩薩蠻 其一十三(唐·溫庭筠)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
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罒/彔},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闌魂欲消。
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罒/彔},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闌魂欲消。
菩薩蠻 其一十四(唐·溫庭筠)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
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
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
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菩薩蠻 其一十五(唐·溫庭筠)
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
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晚霞。
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
看取埂情人,羅衣無此痕。
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晚霞。
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
看取埂情人,羅衣無此痕。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讀張君叔學所作姊氏狀即王先生配也用前韻寄(明·徐渭)
- 讀張地曹偶拈之作(明·陳獻章)
- 讀張外史詩(明·胡奎)
- 讀張子房傳吟(宋·邵雍)
- 讀張子房傳(宋·華岳)
- 讀張孟奇西園諸草酬贈一律(明·陳子壯)
- 讀張巡傳(元·周權)
- 讀張巡故事(宋·宋祁)
- 讀張左虞伐檀集(明·陳履)
- 讀張廷實主事近稿(明·陳獻章)
- 讀張彥明飲酒賦詩唱酬次韻歸之(宋·孫覿)
- 讀張志和傳(金末元初·段克己)
- 讀張忠獻公謚冊感嘆(宋·楊萬里)
- 讀張承志《心靈史》感有清回亂事用于右任贈(當代·伯昏子)
- 讀張敞傳(明·湯顯祖)
- 讀張敬夫南軒集夜夢賦詩(宋·周必大)
- 讀張文潛詩二首(宋·楊萬里)
- 讀張文潛黃魯直中興頌有作(宋·陳長方)
- 讀張文烈遺稿(明·盧鍛)
- 讀張文襄詩(近現代·張鴻)
- 讀張曲江撰徐君墓碣(明·陳獻章)
- 讀張曲江集作(唐·劉禹錫)
- 讀張曲江集(唐·皎然)
- 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宋·歐陽修)
- 讀張楊園先生補農書作(清·朱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