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宋·趙令畤)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菩薩蠻(宋·趙令畤)
輕鷗欲下春塘浴。雙雙飛破春煙綠。
兩岸野薔薇。翠籠薰繡衣。
憑船閑弄水。中有相思意。
憶得去年時。水邊初別離。
兩岸野薔薇。翠籠薰繡衣。
憑船閑弄水。中有相思意。
憶得去年時。水邊初別離。
其二(宋·趙令畤)
長淮渺渺寒煙白。憑闌人是霜臺客。
詩句妙春豪。風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馀恨連芳草。
一曲酒醒時。梧桐月欲低。
詩句妙春豪。風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馀恨連芳草。
一曲酒醒時。梧桐月欲低。
其三(宋·趙令畤)
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
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
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
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評注
此為詠梅之作。作者與蘇東坡過從甚密,東坡為愛其才,曾薦其于朝。東坡因政爭遭貶謫時,作者亦受牽累。此詞顯然是借梅花以寓性情,并非徒然詠物之作。
詞之首句起筆不凡,以擬人手法寫春風似乎可以用她那靈巧的「手 」,啟開冰封雪蓋的萬物,而且最「先」使梅花吐出了嫩蕊!「拭手 」而先,仿佛是春風對梅花特別鐘情。句法峭勁,旋折有力。次句即繪出梅花的豐采 :資色美麗(頩),冷韻幽香,相伴著它的是明沙凈水 。這句七個字,「頩姿冷艷」寫梅花本身 :「明沙水」顯示出一片冰清素潔、纖塵不染的環境。彼此映襯,更給人以豐姿俊逸、神采奕奕的感覺。這里詞人賦予梅花明沙凈水的環境,有著深刻的寓意。
三四兩句 ,點出梅花的風骨 、品格「不受眾芳知」,言梅,態度不卑不亢,從容而自矜。「端須月與期 」,詞情突然揚起 ,說只有月亮才配與梅花作伴。前句抑,后句揚,抑揚之間,把梅花格調的高絕,推上頂峰。
下片層層推進地刻畫梅花的風神。前兩句與后兩句看似梅花與人分而言之 ,其實與人仍是刻繪梅花。「清香閑自遠 」,梅花的香是「清香」,清幽而淡遠;「 先向釵頭見 」,女人們把梅花連同釵飾插在頭上。這里又用了一個「先」定 ,再現出她與眾芳的不同。「雪后燕瑤池 」,想象瑰麗而神奇 ,極富藝術魅力。瑤池,相傳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人間第一枝」,可以理解為即使在天堂仙境,也有人間花魁—梅花,也可理解為梅花超凡脫俗,冰肌玉骨,艷絕群芳,如同那瑤池仙子一般清麗、孤高。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手法上頗具匠心,極具深沉流美、委婉曲折之妙。全詞融情于景,托物抒懷,通過塑造梅花冷艷幽姿、清香惹人。孤高冷傲的風流標格,寄寓了詞人的襟懷和性情,讀來回味無窮,一唱三嘆。
詞之首句起筆不凡,以擬人手法寫春風似乎可以用她那靈巧的「手 」,啟開冰封雪蓋的萬物,而且最「先」使梅花吐出了嫩蕊!「拭手 」而先,仿佛是春風對梅花特別鐘情。句法峭勁,旋折有力。次句即繪出梅花的豐采 :資色美麗(頩),冷韻幽香,相伴著它的是明沙凈水 。這句七個字,「頩姿冷艷」寫梅花本身 :「明沙水」顯示出一片冰清素潔、纖塵不染的環境。彼此映襯,更給人以豐姿俊逸、神采奕奕的感覺。這里詞人賦予梅花明沙凈水的環境,有著深刻的寓意。
三四兩句 ,點出梅花的風骨 、品格「不受眾芳知」,言梅,態度不卑不亢,從容而自矜。「端須月與期 」,詞情突然揚起 ,說只有月亮才配與梅花作伴。前句抑,后句揚,抑揚之間,把梅花格調的高絕,推上頂峰。
下片層層推進地刻畫梅花的風神。前兩句與后兩句看似梅花與人分而言之 ,其實與人仍是刻繪梅花。「清香閑自遠 」,梅花的香是「清香」,清幽而淡遠;「 先向釵頭見 」,女人們把梅花連同釵飾插在頭上。這里又用了一個「先」定 ,再現出她與眾芳的不同。「雪后燕瑤池 」,想象瑰麗而神奇 ,極富藝術魅力。瑤池,相傳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人間第一枝」,可以理解為即使在天堂仙境,也有人間花魁—梅花,也可理解為梅花超凡脫俗,冰肌玉骨,艷絕群芳,如同那瑤池仙子一般清麗、孤高。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手法上頗具匠心,極具深沉流美、委婉曲折之妙。全詞融情于景,托物抒懷,通過塑造梅花冷艷幽姿、清香惹人。孤高冷傲的風流標格,寄寓了詞人的襟懷和性情,讀來回味無窮,一唱三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海北汪廷舉新作懷沙亭修古書院冷香橋于海上(明·陳獻章)
- 海南云節母壽詩(明末清初·陳恭尹)
-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宋·蘇軾)
- 海南入夏困于炎蒸,陰晴不定,次園、任畦占(清·孫元衡)
- 海南初春(當代·陳振家)
- 海南多鹿豨土人捕取率以夜分月出度其要寢則(宋·蘇過)
- 海南妹子(當代·陳振家)
- 海南寺感舊(清·李憲噩)
- 海南歲末(當代·陳振家)
- 海南思南豅正花欲過趙閣亦倦(宋·韓淲)
- 海南有五色雀土人呼為小鳳罕有見者蘇子瞻謫(宋·李光)
- 海南雜著題詞(清·蔣鏞)
- 海南村老歌(明·邢宥)
- 海南氣候與中州異群花皆早發至春時已盡獨荷(宋·李光)
- 海南百果相續多中土所無紀以絕句(清末民國初·陳寶琛)
- 海南碧琉璃瓶(宋·孔平仲)
- 海南行 其一 游海南有感東坡流放事(當代·何永沂)
- 海南行 其三 三亞潛海(當代·何永沂)
- 海南行 西江月 其二 博鰲玉帶灘口占玉帶(當代·何永沂)
- 海南風景(明·邢宥)
- 海南風景(明·陳繗)
- 海南鳥(元·劉因)
- 海南黎人作過據臨皋縣驚劫傍近因小留海康十(宋·李綱)
- 海南(宋·釋可湘)
- 海印大師歸永嘉(宋·楊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