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其二(宋·葛長庚)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蝶戀花 其二(宋·葛長庚)
綠暗紅稀春已暮。
燕子銜泥,飛入誰家去。
柳絮欲停風不住。
杜鵑聲里山無數。
白馬青衫無定據。
好底林泉,信腳隨緣寓。
拼卻此生心已許。
一川風月聊為主。
燕子銜泥,飛入誰家去。
柳絮欲停風不住。
杜鵑聲里山無數。
白馬青衫無定據。
好底林泉,信腳隨緣寓。
拼卻此生心已許。
一川風月聊為主。
評注
①綠暗紅稀:花落葉茂,春光將盡。
【評解】
這首詞著意描寫暮春景色,飄逸清雅,意境極美。上片寫景。燕子穿楊,綠暗紅稀,杜鵑聲中,春色將闌。下片寫人。竹杖芒鞋,信步所之,與樵子漁父共賞這一川風月。
通篇清幽閑雅,饒有韻致,表現出一種超塵出世的氣度。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口吻,似隱逸方外之士所作,曠逸之氣,流露紙上。
這首詞,《詞綜》作于真人詞。玉蟾先生《詩余》作葛長庚詞。《全宋詞》「無名氏目」錄此題,全文見《詞綜·卷二十四》。
這首詞的主旨在于表現暮春時節落拓無依的羈旅之愁。上片濃艷,下片疏淡。
「綠暗紅稀」正是李清照《如夢令》中之「綠肥紅瘦」,意味著綠葉成蔭,而百花凋落。從「綠」、「紅」二字見色彩之艷麗,而「暗」、「稀」二字,卻又給人以遲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調已由這四字定下,以下樂景,哀景亦由此發端。「春已暮」點明時節。「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句,畫感鮮明,形象優美,洋溢著生活氣息,有如春的贊歌,這里寫的是樂景、「柳絮欲停風不住」句,仍寫暮春之景,卻使人在情緒上頓覺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風而飄泊不定,讓人聯想起游子之飄泊無依的情狀來,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鵑聲里山無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渲染悲涼氣氛。「山無數」自是「亂山深處」。杜鵑一聲接著一聲,使人倍覺悲摧,應是哀景。詞的上片就是這樣通過對暮春景物的鋪陳描寫,由樂景引出哀景來,「柳絮」句很自然地體現出這種過度與轉折,并為下片抒情留下伏筆。
下片,描繪游子形象,抒發羈旅憂愁。「竹杖芒鞋」正是顛沛流離、終日奔波的遠行人之寫照,「無定據」顯示這遠行游子的飄泊無依,同上片「柳絮」句遙相呼應。「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承接「山無數」,點明詞人立足點,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漁師」來來往往,自得其樂,反襯游子之飄泊天涯,縱有「一川風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賞,「一川風月」意味著夜的來臨,加重羈旅無歸之悲慨。「誰為主」與「無定據」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脈相通,進一層表現客身在外,無所歸依的心情。
全詞有一種濃厚的時代末落氣氛,與南宋后期許多士人處境吻合。詞中寫景全是畫筆,濃淡相宜。樂景暗含遲暮色調,滲出悲涼來。樂景轉出哀景,濃重地渲染悲愁氣氛。寥寥幾筆寫景卻抓住羈旅特色,構成典型環境,表現主人公之寂寞孤單。全詞展現出一幅暮春風月、獨木橫橋路上、天涯飄泊圖來,富有情韻。 (陶先淮)
【評解】
這首詞著意描寫暮春景色,飄逸清雅,意境極美。上片寫景。燕子穿楊,綠暗紅稀,杜鵑聲中,春色將闌。下片寫人。竹杖芒鞋,信步所之,與樵子漁父共賞這一川風月。
通篇清幽閑雅,饒有韻致,表現出一種超塵出世的氣度。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口吻,似隱逸方外之士所作,曠逸之氣,流露紙上。
這首詞,《詞綜》作于真人詞。玉蟾先生《詩余》作葛長庚詞。《全宋詞》「無名氏目」錄此題,全文見《詞綜·卷二十四》。
這首詞的主旨在于表現暮春時節落拓無依的羈旅之愁。上片濃艷,下片疏淡。
「綠暗紅稀」正是李清照《如夢令》中之「綠肥紅瘦」,意味著綠葉成蔭,而百花凋落。從「綠」、「紅」二字見色彩之艷麗,而「暗」、「稀」二字,卻又給人以遲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調已由這四字定下,以下樂景,哀景亦由此發端。「春已暮」點明時節。「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句,畫感鮮明,形象優美,洋溢著生活氣息,有如春的贊歌,這里寫的是樂景、「柳絮欲停風不住」句,仍寫暮春之景,卻使人在情緒上頓覺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風而飄泊不定,讓人聯想起游子之飄泊無依的情狀來,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鵑聲里山無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渲染悲涼氣氛。「山無數」自是「亂山深處」。杜鵑一聲接著一聲,使人倍覺悲摧,應是哀景。詞的上片就是這樣通過對暮春景物的鋪陳描寫,由樂景引出哀景來,「柳絮」句很自然地體現出這種過度與轉折,并為下片抒情留下伏筆。
下片,描繪游子形象,抒發羈旅憂愁。「竹杖芒鞋」正是顛沛流離、終日奔波的遠行人之寫照,「無定據」顯示這遠行游子的飄泊無依,同上片「柳絮」句遙相呼應。「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承接「山無數」,點明詞人立足點,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漁師」來來往往,自得其樂,反襯游子之飄泊天涯,縱有「一川風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賞,「一川風月」意味著夜的來臨,加重羈旅無歸之悲慨。「誰為主」與「無定據」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脈相通,進一層表現客身在外,無所歸依的心情。
全詞有一種濃厚的時代末落氣氛,與南宋后期許多士人處境吻合。詞中寫景全是畫筆,濃淡相宜。樂景暗含遲暮色調,滲出悲涼來。樂景轉出哀景,濃重地渲染悲愁氣氛。寥寥幾筆寫景卻抓住羈旅特色,構成典型環境,表現主人公之寂寞孤單。全詞展現出一幅暮春風月、獨木橫橋路上、天涯飄泊圖來,富有情韻。 (陶先淮)
其三(宋·葛長庚)
樓上風光都占斷。
樓下風光,還許詩人管。
管領風光誰是伴。
一堤楊柳開青眼。
波面琉璃花影亂。
玉筍持杯,畫舸歌聲顫。
醉里尋春春不見。
夕陽芳草連天遠。
樓下風光,還許詩人管。
管領風光誰是伴。
一堤楊柳開青眼。
波面琉璃花影亂。
玉筍持杯,畫舸歌聲顫。
醉里尋春春不見。
夕陽芳草連天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望臺(元·陳孚)
- 望臺(明·謝肅)
- 望同泰寺浮圖詩(南北朝·蕭綱)
- 望后一日與客自水鄉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鄉(宋·張栻)
- 望后德新弟邀池上酒闌浩歌潮落人散粹之即席(宋·李彌遜)
- 望后海諸峰(清·吳苑)
- 望后舟(明·劉璉)
- 望后舟(明·程敏政)
- 望向(清·張湄)
- 望呂道士庵居不果往(宋·李彭)
- 望君山二首(明·徐時進)
- 望君山(宋·甄龍友)
- 望君山(明·佘光裕)
- 望君山(明·王稱)
- 望君山(清·凌翱)
- 望吳亭次黃二尹韻(宋·錢宏)
- 望吳山(明·張宇初)
- 望吳岳呈王使君擬山(清·呂謙恒)
- 望和靖墓(宋·鄧林)
- 望商山路(唐·司空曙)
- 望商山(宋·許及之)
- 望嘯臺(明·李蓘)
- 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唐·李商隱)
- 望嘉祥山(明·汪廣洋)
- 望囊山(明·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