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其五(宋·歐陽修)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蝶戀花 其五(宋·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
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
雨后輕寒猶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
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來褰繡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
雨后輕寒猶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
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來褰繡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其七(宋·歐陽修)
永日環堤乘彩舫。
煙草蕭疏,恰似晴江上。
水浸碧天風皺浪。
菱花荇蔓隨雙槳。
紅粉佳人翻麗唱。
驚起鴛鴦,兩兩飛相向。
且把金尊傾美釀。
休思往事成惆悵。
煙草蕭疏,恰似晴江上。
水浸碧天風皺浪。
菱花荇蔓隨雙槳。
紅粉佳人翻麗唱。
驚起鴛鴦,兩兩飛相向。
且把金尊傾美釀。
休思往事成惆悵。
其八(宋·歐陽修)
越女采蓮秋水畔。
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
隱隱歌聲歸棹遠。
離愁引著江南岸。
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
隱隱歌聲歸棹遠。
離愁引著江南岸。
評注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 、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奏,曲折深婉地表現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
起首三句即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在美麗的荷塘里,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 樂考 》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暗露雙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 ,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山》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陳師道《菩薩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但它們都離開了荷塘的特定環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不高。這里的「 照影摘花花似面 」,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在感情。「芳心只共絲爭亂 」一句,便是表現人物的內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絲」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場面漸漸變得緊張。天晚了,起風了,荷塘上涌起陣陣波濤。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 。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
「露重煙輕」,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在結尾之前,詞情有一個跳躍,上面說姑娘在尋找伙伴,但到底找到了沒有,詞人未作具體交代。根據「 隱隱歌聲歸棹遠 」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象是沒有找到 。境界迷離惝恍 ,啟人遐想,曲終而味永,正是這首詞的妙處。
起首三句即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在美麗的荷塘里,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 樂考 》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暗露雙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 ,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山》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陳師道《菩薩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但它們都離開了荷塘的特定環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不高。這里的「 照影摘花花似面 」,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在感情。「芳心只共絲爭亂 」一句,便是表現人物的內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絲」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場面漸漸變得緊張。天晚了,起風了,荷塘上涌起陣陣波濤。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 。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
「露重煙輕」,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在結尾之前,詞情有一個跳躍,上面說姑娘在尋找伙伴,但到底找到了沒有,詞人未作具體交代。根據「 隱隱歌聲歸棹遠 」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象是沒有找到 。境界迷離惝恍 ,啟人遐想,曲終而味永,正是這首詞的妙處。
其九(宋·歐陽修)
水浸秋天風皺浪。
縹緲仙舟,只似秋天上。
和露采蓮愁一餉。
看花卻是啼妝樣。
折得蓮莖絲未放。
蓮斷絲牽,特地成惆悵。
歸棹莫隨花蕩漾。
江頭有個人相望。
縹緲仙舟,只似秋天上。
和露采蓮愁一餉。
看花卻是啼妝樣。
折得蓮莖絲未放。
蓮斷絲牽,特地成惆悵。
歸棹莫隨花蕩漾。
江頭有個人相望。
其一十一(宋·歐陽修)
獨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離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山光殘照里。
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
衣帶漸寬都不悔。
況伊銷得人憔悴。
望極離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山光殘照里。
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
衣帶漸寬都不悔。
況伊銷得人憔悴。
其一十三(宋·歐陽修)
翠苑紅芳晴滿目。
綺席流鶯,上下長相逐。
紫陌閑隨金轢轆。
馬蹄踏遍春郊綠。
一覺年華春夢促。
往事悠悠,百種尋思足。
煙雨滿樓山斷續。
人閑倚遍闌干曲。
綺席流鶯,上下長相逐。
紫陌閑隨金轢轆。
馬蹄踏遍春郊綠。
一覺年華春夢促。
往事悠悠,百種尋思足。
煙雨滿樓山斷續。
人閑倚遍闌干曲。
其一十四(宋·歐陽修)
小院深深門掩亞。
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
欲近禁煙微雨罷。
綠楊深處秋千掛。
傅粉狂游猶未舍。
不念芳時,眉黛無人畫。
薄幸未歸春去也。
杏花零落香紅謝。
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
欲近禁煙微雨罷。
綠楊深處秋千掛。
傅粉狂游猶未舍。
不念芳時,眉黛無人畫。
薄幸未歸春去也。
杏花零落香紅謝。
其一十五(宋·歐陽修)
欲過清明煙雨細。
小檻臨窗,點點殘花墜。
梁燕語多驚曉睡。
銀屏一半堆香被。
新歲風光如舊歲。
所恨征輪,漸漸程迢遞。
縱有遠情難寫寄。
何妨解有相思淚。
小檻臨窗,點點殘花墜。
梁燕語多驚曉睡。
銀屏一半堆香被。
新歲風光如舊歲。
所恨征輪,漸漸程迢遞。
縱有遠情難寫寄。
何妨解有相思淚。
其一十六(宋·歐陽修)
畫閣歸來春又晚。
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
細雨滿天風滿院。
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
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
風月無情人暗換。
舊游如夢空腸斷。
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
細雨滿天風滿院。
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
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
風月無情人暗換。
舊游如夢空腸斷。
其一十七(宋·歐陽修)
嘗愛西湖春色早。
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
頃刻光陰都過了。
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馀花謀一笑。
況有笙歌,艷態相縈繞。
老去風情應不到。
憑君剩把芳尊倒。
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
頃刻光陰都過了。
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馀花謀一笑。
況有笙歌,艷態相縈繞。
老去風情應不到。
憑君剩把芳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