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宋·謝逸)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蝶戀花(宋·謝逸)
豆蔻梢頭春色淺。
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
紅日三竿簾幕卷。
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
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獨倚闌干凝望遠。
一川煙草平如剪。
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
紅日三竿簾幕卷。
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
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獨倚闌干凝望遠。
一川煙草平如剪。
評注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開花。詩詞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搖:古代婦女首飾。以下三句皆寫婦女的首飾。
③煙草:形容草色如煙。
【評解】
這首詞明寫春景,暗抒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畫樓雙燕,簾幕高卷。下片寫人。凝妝登樓,倚闌遠望,惟見「一川煙草如剪」。全詞含蓄、宛轉,余意不盡。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是何等的輕倩!何等的飄逸!
②步搖:古代婦女首飾。以下三句皆寫婦女的首飾。
③煙草:形容草色如煙。
【評解】
這首詞明寫春景,暗抒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畫樓雙燕,簾幕高卷。下片寫人。凝妝登樓,倚闌遠望,惟見「一川煙草如剪」。全詞含蓄、宛轉,余意不盡。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是何等的輕倩!何等的飄逸!
此詞以委婉含蓄的筆調,寫女子春日里見春燕雙飛而自悲獨居、油然懷遠的情懷。全詞感情曲折多變而又深婉不露,極盡婉約之美。
開篇「豆蔻梢頭春色淺」,巧妙地隱括了杜牧《贈別》詩中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既明寫春色尚淺的初春時節,又暗指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這句是筆意雙關,合寫初春和少女。下兩句則分寫。第二句,寫春天到來,天氣和暖,閨中少女起床后換上新做好的薄埂的紗衣。第三句寫和緩的春風徐徐拂動著薄埂紗衣的長袖,從服飾的描寫中,使人想見少女楚楚動人的身姿 。「紅日」句開始微微透出春閨中孤寂無聊的氣息。此句寫紅日高照的時刻,少女才春睡醒來,穿好衣服,慵懶地卷起簾幕。上片結尾一句,寫生機勃勃的春燕在樓陰中比翼雙飛,輕盈自在,這情景不由得觸動了少女的情懷。春風中燕雙飛 ,而春閨中人獨居,人不如燕,雖然不明說「恨」字 ,而意中怨恨之情格外深沉。閨中人不及空中燕,這一反襯,悲慨之感頓出。
下片寫少女由雙燕齊飛觸發的懷人情思。過片三句寫少女梳妝之精心和首飾之精美。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青玉碾」,指步搖上的飾物用青玉細細磨成的。極言首飾之華貴精致。所插花枝的式樣新穎別致,是通常的式樣中所沒有的。綴以巧妙制作的蜜蜂,栩栩如生,在花葉上起伏顫動 。「獨倚」句中的「獨」字與上片的「雙」相呼應。凝望,全神貫注的長時間地眺望。結尾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并沒有出現 ,視野遠處 ,只有「 一川煙草平如剪」。以景結情 ,余韻裊裊 ,十分飄逸。必欲盛妝以后才倚闌眺遠,可見她是滿懷希望今天能盼到心上人兒歸來的,但見到的還是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帶著煙霧的芳草地。開始時越是滿懷希望,而今越是大失所望。可以想象得出少女極度失望的情狀。此處以景收結,含蓄蘊藉,余韻深長。
謝逸的詞 ,既具花間之濃艷,復得晏歐之婉柔,本詞即鮮明地體現了這一藝術風格。
開篇「豆蔻梢頭春色淺」,巧妙地隱括了杜牧《贈別》詩中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既明寫春色尚淺的初春時節,又暗指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這句是筆意雙關,合寫初春和少女。下兩句則分寫。第二句,寫春天到來,天氣和暖,閨中少女起床后換上新做好的薄埂的紗衣。第三句寫和緩的春風徐徐拂動著薄埂紗衣的長袖,從服飾的描寫中,使人想見少女楚楚動人的身姿 。「紅日」句開始微微透出春閨中孤寂無聊的氣息。此句寫紅日高照的時刻,少女才春睡醒來,穿好衣服,慵懶地卷起簾幕。上片結尾一句,寫生機勃勃的春燕在樓陰中比翼雙飛,輕盈自在,這情景不由得觸動了少女的情懷。春風中燕雙飛 ,而春閨中人獨居,人不如燕,雖然不明說「恨」字 ,而意中怨恨之情格外深沉。閨中人不及空中燕,這一反襯,悲慨之感頓出。
下片寫少女由雙燕齊飛觸發的懷人情思。過片三句寫少女梳妝之精心和首飾之精美。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青玉碾」,指步搖上的飾物用青玉細細磨成的。極言首飾之華貴精致。所插花枝的式樣新穎別致,是通常的式樣中所沒有的。綴以巧妙制作的蜜蜂,栩栩如生,在花葉上起伏顫動 。「獨倚」句中的「獨」字與上片的「雙」相呼應。凝望,全神貫注的長時間地眺望。結尾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并沒有出現 ,視野遠處 ,只有「 一川煙草平如剪」。以景結情 ,余韻裊裊 ,十分飄逸。必欲盛妝以后才倚闌眺遠,可見她是滿懷希望今天能盼到心上人兒歸來的,但見到的還是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帶著煙霧的芳草地。開始時越是滿懷希望,而今越是大失所望。可以想象得出少女極度失望的情狀。此處以景收結,含蓄蘊藉,余韻深長。
謝逸的詞 ,既具花間之濃艷,復得晏歐之婉柔,本詞即鮮明地體現了這一藝術風格。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味道齋為秀才程愈賦(明·童軒)
- 味道(唐·白居易)
- 味道(唐·韓偓)
- 味間歌送江味間之井陘(清·馬樸臣)
- 味雪軒圖(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呵壁(當代·傅義)
- 呵壁(近現代·金天羽)
- 呵月甲寅(近現代·宗遠崖)
- 呵筆(宋·袁說友)
- 呵那瑰(明·高啟)
-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宋·黃庭堅)
- 呻吟(宋·陸游)
- 呼倫貝爾草原(當代·張力夫)
- 呼伯仁(清·洪亮吉)
- 呼兒問煮魚(宋·林希逸)
- 呼兒(宋末元初·于石)
- 呼蘭縣蕭紅故居(當代·張力夫)
- 呼盧得彩詩(明·徐渭)
- 呼盧(宋·陳藻)
- 呼同游(元·廖大圭)
- 呼和浩特街頭夜飲(當代·陳仁德)
- 呼喚體自述(宋·白玉蟾)
- 呼奚覓怪石二首(明·郭之奇)
- 呼婢(清·浦映綠)
- 呼沱河(宋·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