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四 遣興(宋·辛棄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西江月 其四 遣興(宋·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評注
欣賞這首詞,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品讀辛棄疾的詞,可從詞中品出更有韻味的戲劇來,雖然在寫詞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戲劇性場景并非辛棄疾發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發揚光大,在他的詞中,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貪歡笑 ,要愁那得工夫。」通篇「醉」字出現了三次。難道詞人真成了沉湎醉鄉的「高陽酒徒」么?否。蓋因其力主抗金而不為南宋統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說沒工夫發愁,是反話,骨子里是說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才敘飲酒,又說讀書,并非醉后說話無條理。這兩句是「醉話」。
「醉話」不等于胡言亂語。它是詞人的憤激之言。《孟子·盡心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本意是說古書上的話難免有與事實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棄疾翻用此語,話中含有另一層意思:古書上盡管有許多「至理名言」,現在卻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種種,如直說出來,則不過慨嘆「世道日非」而已。但詞人曲筆達意,正話反說,便有咀嚼不盡之味。
下片寫出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面。詞人「昨夜松邊醉倒」,居然跟松樹說起話來。他問松樹:「我醉得怎樣了?」看見松枝搖動,只當是松樹要扶他起來,便用手推開松樹,并厲聲喝道:「去!」醉憨神態,活靈活現。詞人性格之倔強,亦表露無遺。在當時的現實生活里,醉昏了頭的不是詞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紙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詞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掙扎著自己站起來,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軟骨頭們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棄疾的這首小詞,粗看,正如標題所示,是一時即興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細一看,那么會發現作者是在借詼諧幽默之筆達發泄內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們還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會現實的黑暗而憂心忡忡,滿腹牢騷和委屈,不便明說而又不能不說,所以,只好借用這種方式,來暢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實感。
「醉里且貪歡笑 ,要愁那得工夫。」通篇「醉」字出現了三次。難道詞人真成了沉湎醉鄉的「高陽酒徒」么?否。蓋因其力主抗金而不為南宋統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說沒工夫發愁,是反話,骨子里是說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才敘飲酒,又說讀書,并非醉后說話無條理。這兩句是「醉話」。
「醉話」不等于胡言亂語。它是詞人的憤激之言。《孟子·盡心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本意是說古書上的話難免有與事實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棄疾翻用此語,話中含有另一層意思:古書上盡管有許多「至理名言」,現在卻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種種,如直說出來,則不過慨嘆「世道日非」而已。但詞人曲筆達意,正話反說,便有咀嚼不盡之味。
下片寫出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面。詞人「昨夜松邊醉倒」,居然跟松樹說起話來。他問松樹:「我醉得怎樣了?」看見松枝搖動,只當是松樹要扶他起來,便用手推開松樹,并厲聲喝道:「去!」醉憨神態,活靈活現。詞人性格之倔強,亦表露無遺。在當時的現實生活里,醉昏了頭的不是詞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紙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詞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掙扎著自己站起來,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軟骨頭們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棄疾的這首小詞,粗看,正如標題所示,是一時即興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細一看,那么會發現作者是在借詼諧幽默之筆達發泄內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們還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會現實的黑暗而憂心忡忡,滿腹牢騷和委屈,不便明說而又不能不說,所以,只好借用這種方式,來暢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實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重慶府(清·黃琮)
- 重慶老街(當代·吳金水)
- 重慶行臺觀山偶成(明·蘇葵)
- 重慶解放碑(當代·吳金水)
- 重慶詩為實庵兄六十壽(明·羅玘)
- 重慶贈王希和戊寅(近現代·常燕生)
- 重慶赴延安途中口占寄兒(近現代·任銳)
- 重慶道中苦熱(明·王紱)
- 重慶閫治十詠 華明堂(宋·李曾伯)
- 重慶(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重慶(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重庚紀事一百首(選六)(近現代·李永鎮)
- 重庭院疊石(明·鄭學醇)
- 重庵歌為陳子憲題(明·吳與弼)
- 重建東堂(宋·程九萬)
- 重建東峰亭(有序)(唐·裴丹)
- 重建體操室示諸生(清末近現代初·吳妍因)
- 重建凝秀橋(清·王家枚)
- 重建南山亭輒成小詩乃建中靖國元年孟冬五日(宋·譚粹)
- 重建雙檜堂成追憶兩兄有感(明·于慎行)
-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宋·王洙)
- 重建岳王精忠廟,謝李全初長司(元·鄭元祐)
- 重建拱極亭詩(明·符錫)
- 重建極目亭(宋·韓元吉)
- 重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詩(元末明初·楊維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