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角招(宋·姜夔)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角招(宋·姜夔)  
序:黃鐘角甲寅春,予與俞商卿燕游西湖,觀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歸吳興,予獨來,則山橫春煙,新柳被水,游人容與飛花中。悵然有懷,作此寄之。商卿善歌聲,稍以儒雅緣飾。予每自度曲,吟洞簫,商卿輒歌而和之,極有山林縹緲之思。今予離憂,商卿一行作吏,殆無復此樂矣
為春瘦。
何堪更繞西湖,盡是垂柳。
自看煙外岫。
記得與君,湖上攜手。
君歸未久。
早亂落、香紅千畝。
一葉凌波縹緲,過三十六離宮,遣游人回首。
猶有。
畫船障袖。
青樓倚扇,相映人爭秀。
翠翹光欲溜。
愛著宮黃,而今時候。
傷春似舊。
蕩一點、春心如酒。
寫入吳絲自奏。
問誰識,曲中心、花前友。
評注
姜白石作詩最初是學江西詩派,取清黃庭堅,亦步永趨,很用苦心,后來才悟道:「作者求與古人合,不若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若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 。」他的作品從此達到自然成文的地步 。這首詞就體現了這種特點。
此詞前有小序云 :「甲寅春 ,予與俞商卿燕游西湖,觀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歸吳興,予獨來,則山橫春煙,新柳被水,游人容與飛花中,悵然有懷,作此寄人。商卿善歌聲,稍以儒雅緣飾;予每自度曲,吟洞簫,商卿輒歌而和之,極有山林縹渺之思。今予離憂,商卿一行作吏,殆無復此樂矣 。」甲寅是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俞商卿,俞灝字商卿,姜夔的朋友,世居杭州。紹熙五年春天,作者至杭州 ,曾與俞灝共賞孤山西村(又名西泠橋)的梅花 ,不久俞灝歸吳興(今浙江湖州),作者獨游孤山,對景懷人,寫了這首詞,對景抒懷顯示出深刻的友誼。
開端點明地點與時節,在敘事中借景抒情。美好的春光能給人帶來歡樂 ,但也容易觸動離人的愁思,縈損柔腸,使人消瘦,但作者是寫離愁,因而在取景時,著眼點是西湖垂柳。古代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垂柳,很快牽動詩人的聯想與感慨。開端擒題,「何堪」一詞,用在「春瘦」與「垂柳」之間,使意思遞進一層。為什么西湖垂柳能這樣撩撥人的愁思?因為那是與友人「湖上攜手」之處。煙外峰巒,雖別具風姿,然而如今「 自看 」獨游,就不能不緬懷昔日的「湖上攜手」。借傷春以懷友 ,因懷友而傷春;二者交融,不分際涯。由「湖上攜手」接著想到對方「歸后」的蕭瑟風情,于是集中筆力來加以烘染刻畫。「早亂落香紅千畝」,是寫花兼點時序 。香紅是突出梅花之紅之香兩個特點,所以代指梅花。商卿離去,獨來西湖,時已暮春,那「玉雪照映,吹香薄人」的千畝紅梅,如今早已凋敗零落 ,怎能不令人低回傷神呢?
既然紅梅已不復存在,那舊游的蹤跡又在何處?「一葉凌波縹緲 ,過三十六離宮,遣游人回首。」是寫游船兼寫情思 。獨自登船賞春游湖,蕩漾于煙波之中,那鱗次櫛比的離宮別殿又怎能不讓人頻頻地回首眺望不止呢?離宮,皇帝臨時住的行宮,此指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宮殿。南宋偏安江左,故稱臨安為行都,臨安之宮殿為離宮 。三十六離宮,言宮殿之多。以上敘事,寫作者獨游西湖,即景生情,引起對友人的深切思念。
下片拓展思路,緊接西湖景物,以婉媚密麗之筆,寫他人之樂 ,進行反襯。「猶有」緊承上片,詞意粘連相續。青樓,歌妓的住處。古代顯貴之家亦稱青樓,梁劉邈《萬山見采桑人》詩 :「倡女不勝愁,結束下青樓」 ,后專指妓院 。翠翹,翡翠鳥尾上的長毛曰「翹」,美人把它當作首飾來裝飾,故曰翠翹。宮黃,古代宮女用來涂額的黃粉,民間婦女亦多效之,又稱額黃,是唐宋時一種很時髦的化妝。詞人駕一葉扁舟,于落花繽紛中從水上縹緲而過,閃現在眼前的,是那精美的畫船上,美女舉袖障面;兩岸的歌館里,佳人持扇佇立。她們面容上涂著時興的宮黃,時髦華麗的頭飾閃爍著光彩。這些美女歌娃爭艷比美,嬉游如故。而自己呢?友人已經遠去 ,無人可與共賞良辰佳景,仿佛歡樂只是屬于他人!難說處設以比較、對照,在這種曲折中詞人心情的惆悵在華美快樂的背景下更顯悵惆無狀,意醇而味永。如今,充溢著詞人整個心靈的,只有解脫不盡的無限的春愁,而這傷春的意緒猶如酒一般的濃烈,在詞人心懷中蕩漾起伏。要把它譜入絲弦自己聆聽欣賞吧,可又有誰能夠理解這傷春懷友的情思呢?更顯示出兩人友情的真摯與相知。據詞序中所言,俞灝風度儒雅,善音樂,常常有山林隱居之想,堪稱江湖文人白石的知音 。「今予離憂,商卿一行作吏,殆無復此樂矣。」語極沉痛。「一行作吏」,即「一經作吏」,指俞灝出仕做了小官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 。」姜夔語意本此。因而,此詞煞拍幾句所表達的感情,就不僅是一般的懷友之情,它實在是說,知音已入仕途,相伴共享山林、琴曲之樂恐不可復得 ,似乎也表露出詞人對友人及至世界的失望。
陳郁《藏一話腴》謂白石「襟懷灑落,如晉、宋間人。意到語工,不期于高遠而自高遠。」于此可見。本篇詞緊緊扣住西湖景物,即地興感,借落花烘染 ,用青樓反襯,然后歸結到「吳絲自奏」,同上文「湖上攜手」在照應中進行對比 ,尾句以「問誰識」提醒全篇,余韻悠然。在思路上,上片觸景生思興發離愁,再折轉到當今;下片由旁寫轉入正寫,由外景收束到內在心靈。全詞幾經轉折,逐步遞進地寫出了對友人的真摯懷念,姜白石一生性情孤高,未嘗仕宦,襟期灑官,「似晉宋人」,此詞就借對友人的思念以自己的襟懷,意境深遠于抑郁中隱隱透露出詞人那清超瀟散的情懷。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