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詶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唐·盧綸)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詶李端公(一本無端字)野寺病居見寄(唐·盧綸)
  七言律詩 押侵韻  
野寺鐘昏山正陰,亂藤高竹水聲深。
田夫就餉還依草,野雉驚飛不過林。
齋沫暫思同靜室,清羸已覺助禪心。
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評注
《三體唐詩》
前實后虛體。
《唐音癸簽》
盛唐人和詩不和韻……至大歷中,李端、盧綸《野寺病居》酬答,始有次韻。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起調絕似嘉州;中聯新響,右丞不能多讓。如此等詩,何分中、盛?顧璘曰:次聯幾近有道。三聯苦思方得,又復平易。周珽曰:鏟除魔氣,洗滌塵腔,有獨啖胡麻、不屑俗糗之致。
《唐詩貫珠》
韻調與李相類,總之大歷十才子氣味,而盧比原唱更增色澤、精勁少許。上解寫「野」字,下解兼「病」、「寺」串合,所以尤覺靈活。而起處亦自不同:山中嵐霧多昏,所以呼下「陰」字。「就餉」,用餐也;「還依草」,即藉地而坐。極平常事,然有意無意,自覺清韻。且「就」字早先引下,妙。「不過林」,得雉飛之情。善寫淡處,晚唐不能及,便費力,落二義耳。病則靜攝,如同齋沐,所居亦「同靜室」。病體「清贏」,諸念不起,已「助禪心」耳。兩句俱雙關「野寺病居」,更入膩境,高出一層,妙。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