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素問十六首(宋末元初·方回)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讀素問十六首(宋末元初·方回)
晝夜雨不止,旬馀復旬馀。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處,出門但泥涂。
屬時乏美酒,積悶無由除。
翻閱故篋中,偶得黃帝書。
維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駒。
五運今未測,飄驟將焉如。
大谷十二俞①,孰砭斯民瘉②。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處,出門但泥涂。
屬時乏美酒,積悶無由除。
翻閱故篋中,偶得黃帝書。
維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駒。
五運今未測,飄驟將焉如。
大谷十二俞①,孰砭斯民瘉②。
其二(宋末元初·方回)
押先韻
押先韻
真人古不死,變形能登天。
圣人乃其亞,在宥亦長年。
堯舜壽踰百,猶若腒臘然。
后世妄庸子,多欲求神仙。
圣人乃其亞,在宥亦長年。
堯舜壽踰百,猶若腒臘然。
后世妄庸子,多欲求神仙。
其三(宋末元初·方回)
押庚韻
押庚韻
上古僦貸季,色脈通神明。
人處禽獸間,于物澹無情。
針石有不用,祝由足移精。
世降尚毒藥,一誤百禍生①。
人處禽獸間,于物澹無情。
針石有不用,祝由足移精。
世降尚毒藥,一誤百禍生①。
其四(宋末元初·方回)
押文韻
押文韻
煌煌金蘭室,歷歷玉版文。
伏羲之所為,傳逮軒轅君。
妙測天人際,豈徒針藥云。
予實有左癖,此豈非三墳。
伏羲之所為,傳逮軒轅君。
妙測天人際,豈徒針藥云。
予實有左癖,此豈非三墳。
其五(宋末元初·方回)
押庚韻
押庚韻
素問雖醫書,讀之患不精。
大可用人國,小亦可用兵。
行所勝不勝,逆從決死生。
勿待陰陽間,關格不相營。
大可用人國,小亦可用兵。
行所勝不勝,逆從決死生。
勿待陰陽間,關格不相營。
其六(宋末元初·方回)
押寘韻
押寘韻
反治非反治,繆刺豈繆刺。
不同將無同,不異所以異。
寒熱故殊途,左右肯易位。
圣賢善用權,初不失經意。
不同將無同,不異所以異。
寒熱故殊途,左右肯易位。
圣賢善用權,初不失經意。
其七(宋末元初·方回)
押陽韻
押陽韻
窶人冒殺氣,感寒多兩傷。
貴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發瘨,芳草能發狂。
喜怒不中節,邂逅身亦亡①。
貴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發瘨,芳草能發狂。
喜怒不中節,邂逅身亦亡①。
其九(宋末元初·方回)
押尤韻
押尤韻
病人有谷氣,面黃無不瘳。
黃不欲太明,如縞裹栝樓。
相工摭緒馀,喜色占眉頭。
得非許負術,亦從岐伯求。
黃不欲太明,如縞裹栝樓。
相工摭緒馀,喜色占眉頭。
得非許負術,亦從岐伯求。
其十(宋末元初·方回)
押庚韻
押庚韻
嘗富后乃貧,其病名失精。
嘗貴后忽賤,病又名脫營。
區區得喪間,性命系死生。
不有窮愁者,著書如虞卿。
嘗貴后忽賤,病又名脫營。
區區得喪間,性命系死生。
不有窮愁者,著書如虞卿。
其一十一(宋末元初·方回)
押陽韻
押陽韻
故貴或脫勢,封君有敗傷。
良醫所不治,其人神已亡。
秦漢以至今,此事紛披猖。
失侯可種瓜,奈何失國王。
良醫所不治,其人神已亡。
秦漢以至今,此事紛披猖。
失侯可種瓜,奈何失國王。
其一十二(宋末元初·方回)
押屑韻
押屑韻
凡火以水沃,無不立銷滅。
龍火行雨中,沃水乃愈烈。
甚者則從之,不以寒治熱。
后主先所因,神圣有秘訣。
龍火行雨中,沃水乃愈烈。
甚者則從之,不以寒治熱。
后主先所因,神圣有秘訣。
其一十三(宋末元初·方回)
三陰與三陽,應天之六氣。
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
羲畫箕子疇,恐亦出此意。
漢儒災異學,可擇但勿泥。
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
羲畫箕子疇,恐亦出此意。
漢儒災異學,可擇但勿泥。
其一十四(宋末元初·方回)
押真韻
押真韻
用針取工巧,用藥稱圣神。
伯高不盡言,極藝未易臻。
針法今鮮傳,甚于藥殺人。
與落庸醫手,寡欲全其身。
伯高不盡言,極藝未易臻。
針法今鮮傳,甚于藥殺人。
與落庸醫手,寡欲全其身。
其一十五(宋末元初·方回)
鬼臾區所陳,太始天元冊。
后世言陰陽,胥于此焉出。
九星首天蓬,遁甲云古術。
要是秦漢間,良醫所祖述。
后世言陰陽,胥于此焉出。
九星首天蓬,遁甲云古術。
要是秦漢間,良醫所祖述。
其一十六(宋末元初·方回)
押有韻
押有韻
三品別貴賤,四制定奇偶。
主病則用之,上藥或弗取。
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
豕苓雞壅言,吾亦聞莊叟。
主病則用之,上藥或弗取。
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
豕苓雞壅言,吾亦聞莊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題法海院龍溪亭(宋·汪應辰)
- 題法源寺餞春圖(清·曾習經)
- 題法相巖(宋·鄭域)
- 題法螺精舍(清·魏允楠)
- 題法輪寺(宋·王之道)
- 題法輪寺(宋·胡宏)
- 題法門寺(當代·姚佳)
- 題法院(唐·常建)
- 題泖塔時主僧賢如愚不在(元末明初·王逢)
- 題泖居(宋·殷澄)
- 題泗州庵庵壁(宋·蓋抃)
- 題泗州龜山寺(宋·郭祥正)
- 題泗水亭(唐·許遠)
- 題泗水廳壁(清·蔣偉)
- 題泗洲塔(唐·徐夤)
- 題泗濱南山石壁曰第一山(宋·米芾)
- 題泛五湖游東山圖(宋·喻良能)
- 題泛舟圖(元·陳旅)
- 題泛舟才女圖(當代·傅義)
- 題泠然洞 其一(宋·朱真人)
- 題泠然洞 其二(宋·朱真人)
- 題波月詩詞后(近現代·劉家傳)
- 題波羅廟顯相達奚司空像(明·蘇應機)
- 題波羅廟達奚司空(明·釋今無)
- 題泥金畫梅(明·何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