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普照塔(宋·朱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謁普照塔(宋·朱松)
題注:一題前有「庚戌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晉年王蔚之」
孤塔凌霄漢,晴影金碧眩。
重來得寓目,歸柁尾殘汴。
緬懷何姓人,哀禱傾淮甸。
是身如皎月,有水著處現。
彈指遍大千,何止數鄉縣。
惟應因緣地,聊爾共流轉。
顛危悔勒馬,善涉悟覓扇。
君看悔與悟,只在一轉盼。
至人獨何心,示此禍福變。
當知夙緣定,莫作邪道見。
哀哉眾生愚,積惡稔天譴。
云何一朝急,賴此香火薦。
我來適燈夕,寶蠟明邃殿。
還揩客眼塵,重睹浮屠(程本作圖)面。
朝來塔上鈴,告我風色便。
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蔥茜。
重來得寓目,歸柁尾殘汴。
緬懷何姓人,哀禱傾淮甸。
是身如皎月,有水著處現。
彈指遍大千,何止數鄉縣。
惟應因緣地,聊爾共流轉。
顛危悔勒馬,善涉悟覓扇。
君看悔與悟,只在一轉盼。
至人獨何心,示此禍福變。
當知夙緣定,莫作邪道見。
哀哉眾生愚,積惡稔天譴。
云何一朝急,賴此香火薦。
我來適燈夕,寶蠟明邃殿。
還揩客眼塵,重睹浮屠(程本作圖)面。
朝來塔上鈴,告我風色便。
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蔥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孫秀才醉中二首(宋·華鎮)
-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 田廬(宋·梅堯臣)
- 和孫端叟蠶具十五首 繭館(宋·梅堯臣)
- 和孫竹云道士先墳種松韻(宋·蕭立之)
- 和孫笠山秀才憶燕詩(清·博明)
- 和孫繡衣先生見寄詩韻(明·曹義)
- 和孫舍人重過陜下二首(宋·魏野)
- 和孫良璧居士(明·林光)
- 和孫節推寄羅發運(宋·蘇頌)
- 和孫節推雪(宋·蘇頌)
- 和孫莘老次韻(宋·蘇軾)
-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宋·張琬)
-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宋·張舜民)
-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宋·秦觀)
- 和孫莘老(宋·黃庭堅)
- 和孫虞部見贈(宋·魏野)
- 和孫行簡夜宿萬壽山經閣詩韻二首(元·成廷圭)
- 和孫逢辰游子吟(宋·趙必)
- 和孫逸道供奉除夜作(宋·廖剛)
- 和孫邦求(宋·李正民)
- 和孫長史秋日臥病(唐·駱賓王)
- 和孫鷺沙太守(明·符錫)
- 和孚先兄久雨(宋·李光)
- 和孚先兄安貧樂道以書史自娛嘉嘆成詠(宋·李光)
- 和孚若詠雪三首(明·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