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寶二首(唐·元稹)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諭寶二首(唐·元稹)
押侵韻
押侵韻
題注:元和五年至九年作于江陵,時為江陵士曹參軍。
引用典故:鄧林
沈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沈。
扶桑寒日薄①,不照萬丈心。
安得潛淵虬②,拔壑超鄧林③。
泥封泰山阯④,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臺殿深。
刻為傳國寶⑤,神器人不侵。
扶桑寒日薄①,不照萬丈心。
安得潛淵虬②,拔壑超鄧林③。
泥封泰山阯④,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臺殿深。
刻為傳國寶⑤,神器人不侵。
其二(唐·元稹)
引用典故:卞和 秦鏡 鏌铘
冰置白玉壺,始見清皎潔。
珠穿殷紅縷,始見明洞徹。
鏌铘無人淬①,兩刃幽壤鐵。
秦鏡無人拭②,一片埋霧月。
驥局環堵中③,骨附筋入節。
虬蟠尺澤內,魚貫(一作眾)蛙同穴。
艅艎無巨海④,浮浮矜瀎潏⑤。
棟梁無廣廈,顛倒臥霜雪。
大鵬無長空,舉翮受羈紲⑥。
豫樟無厚地⑦,危柢真卼臲⑧。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⑨。
舜禹無陶堯,名隨腐草滅。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別。
神人不世出⑩,所以神功絕。
神物豈徒然,用之乃(一作有)施設。
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悅。
璧充傳國璽⑾,圭用祈太折⑿。
千尋豫樟干,九萬大鵬歇⒀。
棟梁庇生民,艅艎濟來哲。
虬騰旱天雨,驥騁流電掣。
鏡懸奸膽露,劍拂妖蛇裂。
珠生(一作玉)照乘光⒁,冰瑩環坐熱。
此物比在泥,斯言為誰發。
于今盡凡耳⒂,不為君不(一作陳)說⒃。
珠穿殷紅縷,始見明洞徹。
鏌铘無人淬①,兩刃幽壤鐵。
秦鏡無人拭②,一片埋霧月。
驥局環堵中③,骨附筋入節。
虬蟠尺澤內,魚貫(一作眾)蛙同穴。
艅艎無巨海④,浮浮矜瀎潏⑤。
棟梁無廣廈,顛倒臥霜雪。
大鵬無長空,舉翮受羈紲⑥。
豫樟無厚地⑦,危柢真卼臲⑧。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⑨。
舜禹無陶堯,名隨腐草滅。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別。
神人不世出⑩,所以神功絕。
神物豈徒然,用之乃(一作有)施設。
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悅。
璧充傳國璽⑾,圭用祈太折⑿。
千尋豫樟干,九萬大鵬歇⒀。
棟梁庇生民,艅艎濟來哲。
虬騰旱天雨,驥騁流電掣。
鏡懸奸膽露,劍拂妖蛇裂。
珠生(一作玉)照乘光⒁,冰瑩環坐熱。
此物比在泥,斯言為誰發。
于今盡凡耳⒂,不為君不(一作陳)說⒃。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奉答孫履常先生見寄(元末明初·危素)
- 奉答孫推官南屏舊游(宋·蔡襄)
- 奉答宋中道服除還朝示親友(宋·韓維)
- 奉答宗室瑞昌府虛白殿下次來韻(明·龐嵩)
- 奉答堯夫先生金雀石硯詩(宋·王益柔)
- 奉答廉公勸農 其三(元·魏初)
- 奉答廉公勸農(元·魏初)
- 奉答張寺丞再招游薛園(宋·韓維)
- 奉答張彥輔戲贈之句(宋·朱熹)
- 奉答張彥輔解嘲(宋·朱熹)
- 奉答張文潛戲贈(宋·鄧忠臣)
- 奉答張觀察枉顧沙亭村舍之作用韻(明末清初·屈大均)
- 奉答彭進士晉懷祖詩(明·劉崧)
- 奉答擇之四詩意到即書不及次韻(宋·朱熹)
- 奉答文潛戲贈(宋·晁補之)
- 奉答新仲銘禪師(元·張翥)
- 奉答方譽子枉顧草堂留贈之作次原韻(明末清初·屈大均)
- 奉答景仁老兄贈別之句(宋·朱熹)
- 奉答李叔則明府招同張稚恭湯君謨晚集(清·梅磊)
-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宋·黃庭堅)
- 奉答李子璈見懷(清·徐樾)
- 奉答李紫崖二府(明·區越)
- 奉答李蟠峰司寇(明·黎民表)
- 奉答楊左丞詩(元·魏初)
- 奉答林木文瀧水客舍見寄之作(明末清初·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