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池春慢(宋·李之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謝池春慢(宋·李之儀)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
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評注
這首《謝池春》用通俗淺近的語言,寫離別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詞」的影響。
開頭三句,點出節令,中間隔過四句之后,又說「正佳時,仍晚晝 」,繼續點出黃昏時分。這樣,所謂「正佳時」的「佳」字,才算有著落,有根據。可見章法針腳之綿密。上片寫景,以「花徑斂余紅」等四個五言句子為主體的。這四句,筆鋒觸及了構成春天景物的眾多方面,又各用一個非常恰當的動詞把它們緊密相聯 ,點得活生 ,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在「飛絮沾襟袖 」一句里,已經暗示了「人」的存在,為過片處的「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作一鋪敘。著人,是「讓人感覺到 」的意思 」;「滋味」究竟是什么 ,卻不能說得具體 ,只好用酒來比喻,而且又用「濃」來形容,用「真個」來強調,以誘讀者盡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理解那種「滋味 」,從而把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變得可以體會、可以感悟。
過片后的四個五言句,是這首詞抒情部分的核心內容了 。這四句寫得深 ,寫得細,它把「不見」和「相見」、「相見」和「相守」逐對比較。冠以「為問」二字,表明這還只是一種認識,一種追求,只能祈之于天、謀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 」,仍然不得解決。「天不老」,本于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反過來說 ,天不老也就是天無情,不肯幫忙,于是「人未偶 」,目前還處于離別相思的境地,實在沒有辦法 ,只好「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分付,有交托之義。將相思別恨交付庭前垂柳,則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思索的余地,正所謂含蓄而雋永。
開頭三句,點出節令,中間隔過四句之后,又說「正佳時,仍晚晝 」,繼續點出黃昏時分。這樣,所謂「正佳時」的「佳」字,才算有著落,有根據。可見章法針腳之綿密。上片寫景,以「花徑斂余紅」等四個五言句子為主體的。這四句,筆鋒觸及了構成春天景物的眾多方面,又各用一個非常恰當的動詞把它們緊密相聯 ,點得活生 ,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在「飛絮沾襟袖 」一句里,已經暗示了「人」的存在,為過片處的「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作一鋪敘。著人,是「讓人感覺到 」的意思 」;「滋味」究竟是什么 ,卻不能說得具體 ,只好用酒來比喻,而且又用「濃」來形容,用「真個」來強調,以誘讀者盡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理解那種「滋味 」,從而把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變得可以體會、可以感悟。
過片后的四個五言句,是這首詞抒情部分的核心內容了 。這四句寫得深 ,寫得細,它把「不見」和「相見」、「相見」和「相守」逐對比較。冠以「為問」二字,表明這還只是一種認識,一種追求,只能祈之于天、謀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 」,仍然不得解決。「天不老」,本于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反過來說 ,天不老也就是天無情,不肯幫忙,于是「人未偶 」,目前還處于離別相思的境地,實在沒有辦法 ,只好「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分付,有交托之義。將相思別恨交付庭前垂柳,則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思索的余地,正所謂含蓄而雋永。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同歐楨伯梁思伯游西樵山夜宿浦口(明·黎民表)
- 同歐楨伯過龍華寺訪汪仲淹(明·黎民表)
- 同歐陽令飲鳳凰山下(清·宋琬)
- 同歐陽晦夫邂逅游風洞(宋·曹輔)
- 同正仲賦鳳仙花(宋·舒岳祥)
- 同正仲賦赪桐彩蝶(宋·舒岳祥)
- 同正思叔重發潭溪度梅嶺用前韻(宋·程洵)
- 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宋·蘇軾)
- 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唐·儲光羲)
- 同武平一員外游湖(唐·儲光羲)
- 同武都閫游圭峰(明·區越)
- 同段吉甫泛湖(宋末元初·仇遠)
- 同殷無美胡文父魏茂權集歐楨伯博士得情字(明·胡應麟)
- 同毅夫賀無斁教授(宋·張耒)
- 同毅齋劉憲長觀潮(明·區越)
-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唐·王維)
- 同畢公叔飲城東(宋·晁補之)
- 同畢牧生蕭湘隱游萬松庵(明末清初·陳子升)
- 同畢紹寓泊永城招李深昆仲(宋·賀鑄)
- 同毛仲章玄墓山食櫻桃(明·張元凱)
- 同毛敏仲出湖上由萬松嶺過浙江亭(宋末元初·汪元量)
- 同毛維瞻度支游煙霞洞(宋·趙抃)
- 同毛誼夫喻可中夜汎西湖(宋·陳起)
- 同水心吊薛子舒墓(宋·戴栩)
-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唐·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