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偈五十三首(宋·釋克勤)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偈五十三首(宋·釋克勤)
  押麻韻  
蝸牛角上三千界,云月溪山共一家。
既爾業緣無避處,不如隨分納些些
   其二(宋·釋克勤)
平旦清晨五月一,吹起少林無孔笛。
十方沙界坦然平,大地山河印印出。
二祖曾不往西天,達磨曾不到梁國。
大家共賀太平歌,摩訶般若波羅蜜。
   其三(宋·釋克勤)
病遇良醫,饑逢王鱔。
醬里得鹽,雪中送炭
   其四(宋·釋克勤)
只這是,大似撒沙向眼中。
只這不是,還如注水向耳里。
直下無事,平地陷入。
別有機關,墮坑落塹。
祇園屈曲流泉急,鷲嶺巍峨云出遲
   其五(宋·釋克勤)
云居開大爐韝,不止烹佛烹祖。
但有一切持來,烈焰堆中辨取。
是則當處平和,不是切宜退步。
煅出金剛眼睛,直得乾坤獨露。
雖然到者田地,須知向上一路。
放將三圣瞎驢,踢殺大雄猛虎。
   其六(宋·釋克勤)
  押屑韻
五月五日天中節,萬崇千妖俱殄滅。
眼里拈卻須彌山,耳里拔出釘根楔。
鐘馗小妹舞三臺,八臂那吒嚼生鐵。
   其七(宋·釋克勤)
萬仞崖頭撒手,要須其人。
千鈞之弩發機,豈為鼷鼠。
云門睦州,當面蹉過。
德山臨濟,誑謼閻閭。
自馀立境立機,作窠作窟,故是滅胡種族。
萬緣遷變渾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其八(宋·釋克勤)
曹溪路上,天高地厚。
少室峰前,土曠人稀。
孤然獨坐冷蕭蕭,大野橫身風颯颯。
眼見則瞎,耳聽則聾,口說則啞。
雖然不出一毫端,含吐十虛無向背。
東海鯉魚打一棒,忙忙匝地便為霖。
   其九(宋·釋克勤)
  押遇韻
釋迦慳,彌勒富,八字打開無盡庫。
拄杖子,化為龍,赫日光中吐云霧,遍界滂沱注甘雨。
   其十(宋·釋克勤)
一二三四五六七,眼里瞳人吹篳觱。
七六五四三二一,石人木人眼淚出。
七通八達,舉著便知。
尚在見聞,隔靴抓癢。
   其一十一(宋·釋克勤)
鶻兒未出窠,已有摩霄志。
虎子未絕乳,已有食牛氣。
況復羽翼成,況復牙爪備。
奮迅即驚群,八面清風起。
一條脊梁硬似鐵,一條白棒掀天地。
相與建法幢,展衲僧巴鼻
   其一十二(宋·釋克勤)
天上月圓,萬象歷然。
地下月半,觸途成現。
見不見,包裹十虛尚馀半。
聞不聞,透脫圓通徹本根。
玉漏銅壺催不得,乾坤大地一枝燈。
一處圓融一切處,無邊剎海更棱層。
   其一十三(宋·釋克勤)
有句無句,超宗越格。
如藤倚樹,銀山鐵壁。
及至樹倒藤枯,多少人失卻鼻孔。
直饒收拾得來,已是千里萬里。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其一十四(宋·釋克勤)
粥足飯足,飽柴飽水。
廬陵米價高,山前麥熟未。
盡乾坤剎海,都盧是個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間,直得放光動地。
不是如來禪,亦非第一義,更說什么衲僧巴鼻。
爭如撒手懸崖,去卻藥忌,且唱個啰啰哩。
   其一十五(宋·釋克勤)
玄機獨唱,截斷眾流。
擺撥不拘,更無回互。
直饒釋迦彌勒,不敢當頭著眼。
倚天長劍,凜凜神威。
杲日當空,澄澄光彩。
無物不為妙用,無法不是真乘。
控佛祖大機,廓人天正眼。
當陽顯示,只貴知歸。
才涉思量,白云萬里。
今日人天普集,對眾分明剖露。
一處真,千處百處一時真。
一句透,千句百句一時透。
拈起也,乾坤岌嶪。
放下也,海晏河清。
不拈不放,萬仞峰頭高著眼,大千世界一浮漚。
   其一十六(宋·釋克勤)
眨上眉毛蹉過,大似開眼尿床。
現成公案放行,正是黠兒落節。
恁么不恁么,總得曳尾靈龜。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虛空釘橛,離得許多閒門破戶。
   其一十七(宋·釋克勤)
一即一切,實際理地。
一切即一,本來無物。
拈起也,吒吒沙沙。
收下也,綿綿密密。
三界長時獨露,十方無處容身。
孤峰頂上倒行,十字街頭橫臥。
目視云霄則且置,魚行酒肆作么生。
   其一十八(宋·釋克勤)
覿面見得,在圣猶虧。
才涉關津,白云萬里。
諦實處不思議,綿密處同真際。
把斷世界,無絲毫透漏,萬仞峰頭獨足立。
   其一十九(宋·釋克勤)
孤迥峭巍巍,始終活鱍鱍。
喚作禪道,祖佛眼中著屑。
不喚作禪道,祖佛掘地覓天。
從他千古萬古黑漫漫,填溝塞壑無人會。
   其二十(宋·釋克勤)
舉無遺照,十方剎海目前觀。
正體堂堂,大千同一真如境。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
互換投機去,星辰易位,佛祖潛蹤。
兩處絕聱訛,二邊純莫立。
無可不可,悉得安居。
隨時應緣,凝然湛寂。
   其二十一(宋·釋克勤)
國無定亂之劍,四海晏清。
門無白澤之圖,全家吉慶。
若道有承恩力處,正是土上加泥。
更或削跡吞聲,亦乃持南作北。
到這里縱橫十字,未免誵訛。
據位投機,猶較些子。
寒山逢拾得,撫掌笑咍咍。
   其二十二(宋·釋克勤)
通身是眼見不及,遍身是耳聞不徹。
通身是口說不著,通身是心鑒不出。
直饒盡大地明得,無絲毫透漏。
猶在半途,據令全提。
域中日月縱橫掛,一亙晴空萬古春。
   其二十三(宋·釋克勤)
當陽有路,祖佛共知。
覿面相呈,見聞不隔。
萬象不能藏覆,千圣無以等階。
活鱍鱍絕承當,凈裸裸無回互。
直饒棒如雨點,喝似雷奔,猶未動著向上闕棙在。
瞎卻諸圣眼,啞卻山僧口。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其二十四(宋·釋克勤)
大庾嶺頭,笑卻成哭。
崇寧門下,哭卻成笑。
吃泉水,貴地脈。
且要正眼流通,宗風不墜。
所謂無常生死法,與我不相干。
若能如是見,不用哭蒼天(聞五祖訃音)
   其二十五(宋·釋克勤)
點即不到,一大藏教錦上鋪花。
到即不點,祖師西來金聲玉振。
祖意教意,是同是別,碧潭云外不相關。
   其二十六(宋·釋克勤)
三轉法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
一切諸佛,皆恁么轉。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頓漸偏圓。
若向上去,不唯覓下口處不得。
臨濟德山,目瞪口呿。
   其二十七(宋·釋克勤)
入田不揀,三千里外黑漫漫。
牛頭沒,馬頭回,百億萬劫沒交涉。
拈一放一,節外生枝。
舉古舉今,無風起浪。
山僧今日,一時撥斷。
千峰勢到岳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其二十八(宋·釋克勤)
終日相逢無半面,剛然千里有知音。
不須格外論奇特,只此全機耀古今。
傾蓋如舊,白頭如新。
兩鏡相照,不隔纖塵。
遍界未嘗示相,毫端普現色身。
止猶谷神,動若行云。
相見又無事,不來還憶君。
   其二十九(宋·釋克勤)
棒頭取證,撒土撒沙。
喝下承當,承虛接響。
向上向下,轉見顢頇。
說妙談玄,和泥合水。
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平地欺人,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邊。
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
   其三十(宋·釋克勤)
田地穩密底,抬腳不起,探頭太過。
神通妙用底,放腳不下,收身未轉。
直饒十字縱橫,朝打三千,猶較些子。
若知有去,始見全提半提。
儻或未知,布袋里老鴉雖活如死。
   其三十一(宋·釋克勤)
殺人刀,活人劍。
上古之風規,亦是今時之樞要。
言句上作解會,泥里洗土塊。
不向言句上會,方木逗圓孔。
未擬議,已蹉過。
正擬議,隔關山。
擊石火,閃電光。
搆得搆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其三十二(宋·釋克勤)
云騰致雨,世界索然。
日照天臨,乾坤廓爾。
文殊臺里,萬菩薩縱然顯現,晴是晴,雨是雨,山是山,水是水。
   其三十三(宋·釋克勤)
眨上眉毛早蹉過,塞卻眼。
更形言語轉周遮,命取口。
盡大地都為一塵,佛眼覷不見。
一大藏都為一句,海口莫能宣。
也未提得一半在,忽然踏破化城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其三十四(宋·釋克勤)
目前無異草,遍界絕遮攔。
域中日月斬新,方外乾坤獨露。
直得龍天釋梵,動地雨花。
妙德空生,目瞪口呿。
行棒行喝,拈放一邊。
云月溪山,放過一著。
一處透,千處萬處該通。
一機明,千機萬機圓轉。
碧巖不離此處,此處不離碧巖。
攝大千于毫端,融芥塵于剎海。
含花鳥過,抱子猿歸。
湛寂凝然,應真不借。
萬卉正資和氣力,碧巖先發一枝香。
   其三十五(宋·釋克勤)
高峰突兀倚天門,青嶂虛閒可垛跟。
折腳鐺兒幸然在,不妨攜去隱深云。
   其三十六(宋·釋克勤)
  押支韻
個是毗耶據坐處,正同摩竭令行時。
夾山頂通一竅,放出天彭老古錐。
沖浪錦鱗來入罟,縵天網舉不饒伊。
   其三十七(宋·釋克勤)
門外青山潑黛,途中細雨如膏。
靈云陌上桃花,處處芳菲溢目。
香嚴巖畔翠竹,時時撼影搖風。
直得一擊忘所知,一見絕疑惑。
不免尚留觀聽,未透聲色。
若能見無見之色,聞無聞之聲。
撥轉路頭,踏翻關捩。
句句越佛越祖,塵塵耀古騰今。
處處離色離名,個個斬釘截鐵。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用王庫刀,發千鈞弩。
壁立萬仞,坐斷十方。
可以入大解脫門,傳正法眼藏。
向堯時舜日,共樂升平。
鼓腹謳歌,歸家穩坐。
但愿春風齊著力,一時吹入我門來。
   其三十八(宋·釋克勤)
無事處生事,無佛處現佛,無祖處示祖。
且貴始末相符,頭正尾正。
莫從百草巔頭薦,覿面無私亙古今。
   其三十九(宋·釋克勤)
言言錦繡,句句珠璣。
贊無上乘,顯正法眼。
應須未舉已前薦取,文彩之外承當。
茍或未然,卻請宣過。
   其四十(宋·釋克勤)
丁一卓二,本分鉗錘。
捏聚放開,作家受用。
灰頭土面處,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處,土面灰頭。
自然雙放雙收,到處為祥為瑞。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其四十一(宋·釋克勤)
太虛寥廓,萬匯森然。
正眼洞明,纖毫不立。
孤峻處祖師莫近,坦夷處人天共知。
擊開大解脫門,識取無面目漢。
芍藥花開菩薩臉,棕櫚葉散夜叉頭。
   其四十二(宋·釋克勤)
一向不恁么,目視云漢,不徇人情。
一向恁么,灰頭土面,帶水拖泥。
恁么中不恁么,就下平高。
不恁么中卻恁么,從空放下。
或有個恁么不恁么,總不管,亦無明,亦無暗,亦不放,亦不收。
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
   其四十三(宋·釋克勤)
第一句下薦得,祖佛乞命。
第二句下薦得,人天膽落。
第三句下薦得,虎口橫身。
不是循途守轍,亦非革轍移途。
透得則六臂三頭,未透亦人間天上。
生涯只在絲綸上,明月扁舟泛五湖。
   其四十四(宋·釋克勤)
大道無向背,至理絕言詮。
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萬法不到處,特地光輝。
生佛未分時,靈光獨耀。
不落聞見,不隨色聲。
直下無一絲毫頭,遍界全彰奇特事。
直饒棒頭取證,喝下承當,猶是曲為今時。
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畢竟亦非的旨。
向上一路,千圣不傳。
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理絕,事絕,行絕,照絕,用絕,權絕,實絕,直似倚天長劍,凜凜神威,鐵牛之機,牢籠不住。
今日幸對明眼人前,不敢被蓋囊藏。
八字打開去也,耀古騰今活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
   其四十五(宋·釋克勤)
深深處,無物堪比倫。
淺淺個,兩手相分付。
以一統萬,穿眾穴于毫端。
補短截長,握秤尺于掌內。
意氣不從天地得,英雄豈藉四時推。
   其四十六(宋·釋克勤)
葉落知秋,動弦別曲。
定光拈手,智者點頭。
承當于文彩未彰前,相照向是非得失外。
不涉廉纖,如何通信。
萬景徒有象,孤云本無心。
   其四十七(宋·釋克勤)
玄玄玄,太顢頇。
了了了,沒邊表。
有生有滅,特地乖張。
無去無來,轉見漏逗。
不起寂滅定,而現諸威儀。
不舍凡夫法,而修諸勝行。
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其四十八(宋·釋克勤)
大人具大見,大智得大用。
一飛六月息,一諾千金重。
滔天必江海,崔嵬必山岳。
先知覺未知,先覺覺后覺。
打開無盡藏,運出無價珍。
不依倚一物,顯示本來人
   其四十九(宋·釋克勤)
突出難辨,久參未免躇躕。
信手拈來,后學那知端的。
金風扇物,玉露垂珠。
雁過長空,蛩吟幽砌。
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馳,方論照用。
直下懸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見義不為非勇士,臨危不變始驚群。
   其五十(宋·釋克勤)
一切無收攝,觸處圓成。
應用絕參差,莫窮形相。
向千圣頂上,有時露出佛祖莫窮底機關。
于一毫端中,有時演出主賓互換底文彩。
經天緯地,玉轉珠回。
海神知貴不知價,留與人間光照夜。
   其五十一(宋·釋克勤)
一向孤峰獨宿,目視云霄。
雖則不埋沒宗風,無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頭,利物應機。
雖則埋沒自己,無乃太屈辱生。
況明悟之士,頂門具眼,肘后有符。
出沒卷舒,得大自在。
動若浮云,止猶谷神。
或可以孤峰獨宿,不礙土面灰頭。
或土面灰頭,不礙孤峰獨宿。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卻有恁么。
瑞氣逢嘉運,靈苗觸處春。
   其五十二(宋·釋克勤)
  押侵韻
古佛有通津,當陽亙古今。
懸崖能撒手,一語直千金。
   其五十三(宋·釋克勤)
  押麌韻
行棒行喝,拽石搬土。
象骨輥毬,禾山打鼓。
溈嶺牧牛,玄沙見虎。
吃茶趙州,面壁魯祖。
爭似老云門,臘月二十五。
   其五十四(宋·釋克勤)
乾茆近火,理合先燋。
滴水生冰,事不相涉。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